成人高考中國歷史簡明匯總(七)
2008-08-27 17:27:45 來源:
155、在鴉片戰爭期間,清朝官員林則徐堅決禁煙,積極抗英,并主張學習外國的長處,用于抵抗外國侵略,他被稱為清朝廷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現在福州有林則徐紀念館。
156、鴉片戰爭期間,廣州人民奮起反抗英國侵略軍的燒殺搶掠。1841年5月,廣州北郊三元里數千民眾痛擊英軍,圍殲英軍200多人。現在廣州三元里立有紀念碑和陳列館。 157、關天培是鴉片戰爭中的抗英將領。他支持林則徐實行禁煙政策,并加緊備戰,多次擊退英軍侵犯。1841年2月率將士在廣東虎門炮臺奮勇抵抗英國侵略軍,浴血奮戰,壯烈殉國。
158、陳化成是鴉片戰爭中的抗英將領。1842年6月英國軍艦進犯長江口的門戶吳淞口,當時他已年近70歲,還親率將士堅守炮臺,在多處受傷的情況下仍奮勇抵抗,最后壯烈犧牲。
159、龔自珍是晚清著名思想家和詩人,他支持林則徐嚴禁鴉片,主張用武力抵抗外國侵略。他在詩文中猛烈抨擊封建制度的弊端,疾呼社會的改革必須“不拘一格”地重用人材,對當時和以后的愛國志士產生了很大的思想影響。
160、魏源是晚清著名思想家、史學家。鴉片戰爭期間,他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也就是要學習外國的長處,用來抵抗外國的侵略。
161、魏源編寫的《海國圖志》100卷,是中國近代第一部較詳盡地介紹西方的著作,,出版之后,風行海內外。
162、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兩國為了進一步擴大侵略特權而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爆發于1856年10月,英軍進攻廣州,1860年10月結束。
163、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與英、法、美、俄簽訂《天津條約》,與沙俄簽訂《璦琿條約》,1860年又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
164、圓明園位于北京西郊,是舉世聞名的宏偉華麗的皇家園林,它綜合了中西建筑的精萃,園中收藏有無數珍寶、典籍、藝術精品等。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1860年10月,英法侵略軍攻占北京,闖入園內,大肆搶劫破壞,最后為消滅罪證竟放火將其燒毀。(左圖)
165、19世紀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俄國。它強迫清朝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166、在1858年簽訂的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國割占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地區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167、1860年中俄簽訂《北京條約》,俄國割占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168、《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簽訂,俄國據此割占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169、1881年簽訂的《中俄伊犁條約》,以及以后的五個勘界議定書,又使俄國割占了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70、洪秀全,廣東花縣人,領導了反對清朝廷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對孫中山的思想影響很大。
17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反清武裝起義——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172、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南京),洪秀全自稱天王。
173、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內容主要是將土地平均分配給農民耕種,提出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174、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廷內部政見不一,出現了頑固派和洋務派。頑固派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洋事物;洋務派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主張學習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來維護清朝統治。洋務派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為代表。
175、19世紀60年代90年代,清朝廷中的洋務派為“自強”和“求富”,學習、引進西方生產技術,史稱洋務運動,主要內容有: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建立新式軍備和近代海軍,創辦新式學堂,選派留學生,培養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等。
176、清末大臣李鴻章,安徽合肥人,是洋務派首領,掌握軍政、外交大權。他創辦了江南制造船廠。
177、曾國藩(左圖),湖南湘鄉人,清末大臣。他創建了湘軍,創辦了安慶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等新型軍火工業,是地方勢力中最大的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