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成考政治馬哲復習資料二
2008-08-15 16:33:47 來源:
一、選擇題
1.物質范疇是(B)。
A.一切哲學的基石 B.唯物主義哲學的基石 C.辯證法的基石 D.世界觀的基石
2.把物質理解為某種具體物質形態的觀點屬于(C)。
A.庸俗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C.樸素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D.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3.原子是宇宙之磚的觀點屬于(D)。
A.主觀唯心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
C.庸俗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
4.物質的唯一特性是(A)。
A.客觀實在性 B.可感知性 C.具體性 D.真實性
5.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是從這種總和抽象出來的。這種觀點屬于(A)。
A.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 B.機械唯物主義物質觀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 D.庸俗唯物主義物質觀。
6.物質本身是純粹的思想創造和純粹的抽象,這是屬于(B)
A.唯心主義的觀點 B.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C.形而上學的觀點 D.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7.運動和物質的關系是(C)。
A.互不相關的兩回事 B.物質對運動來說可有可無
C.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D.運動對物質來說可有可無
8.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的觀點是對運動的(D)。
A.樸素唯物主義理解 B.機械唯物主義理解
C.庸俗唯物主義理解 D.辯證唯物主義理解
9.在物質和運動關系問題上,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錯誤是(D)。
A.夸大運動的絕對性 B.設想無物質的運動
C.否認靜止 D.設想無運動的物質
10.在物質和運動關系問題上,唯心主義的錯誤是(A)。
A.設想無物質的運動 B.設想無運動的物質
C.夸大運動的絕對性 D.夸大靜止的絕對性
11.運動和靜止的關系是(C)。
A.現象與本質的關系 B.一般和個別的關系
C.絕對與相對的關系 D.抽象與具體的關系
12.靜止就是(C)。
A.絕對不動 B.暫時不動
C.運動的特殊狀態 D.永遠不動
13.時間和空間(D)。
A.同物質運動無關 B.是一種先驗的形式
C.是運動著的物質本身 D.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
14.光陰一去不復還是指時間的(A)。
A.一維性 B.順序性
C.持續性 D.珍貴性
15.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體現了(C)。
A.唯物主義時空觀 B,客觀唯心主義時空觀
C.主觀唯心主義時空觀 D.形而上學的時空觀
16.從動物心理發展到人的意識的決定性環節是(D)。
A.手腳分工 B.直立行走
C.語言的出現 D.勞動
17.假定一切物質都具有在本質跟感覺相近的特性的觀點,是屬于(B)。
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B.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C.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D.庸俗唯物主義觀點
18.人腦產生意識就像肝臟分泌膽汁一樣,這是屬于(B)。
A.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B.庸俗唯物主義觀點
C.唯心主義觀點 D.形而上學的觀點
19.意識是人腦的機能,表明(A)。
A.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 B.人腦是意識的源泉
C.意識是人腦的分泌物 D.意識是人腦自生的
20.人腦與動物大腦最根本的區別在于(C)。
A.腦容量的不同 B.大腦重量不同
C.人腦具有第二信號系統 D.人腦有嚴密的結構
21.意識的本質是(A)。
A.人腦的機能,物質的反映 B.抽象的思維活動
C.具體的物質活動 D.精神的自由活動
22.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的觀點是(D)。
A.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B.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
C.形而上學的觀點 D.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23.意識能動性實現的根本途徑是(A)。
A.社會實踐 B.人的主觀努力
C.依靠理論自身的力量 D.依靠行政手段
24.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創造客觀世界的觀點,是屬于(B)。
A.唯心主義觀點 B.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C.唯意志主義觀點 D.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25.唯心主義一元論主張世界的本原是(D)。
A.原初物質 B.某種實物
C.原子 D.某種精神
26.世界真正的統一性在于它的(C)。
A.存在 B.實踐性
C.物質性 D.客觀性
27.正確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前提是(C)。
A.個人積極性的發動 B.解放思想
C.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 D.集體智慧的充分發揮
28.規律的客觀性是指(B)。
A.為客觀精神所具有 B.為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
C.離開事物而獨立 D.存在于事物之外
29.規律是指(A)。
A.本質和本質之間的關系 B.現象之間的關系
C.事物的外部聯系 D.事物的非必然的聯系
30.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觀點,是屬于(C)。
A.實用主義觀點 B.唯意主義觀點
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形而上學觀點
二、簡答題
1.簡述唯物主義物質觀的歷史發展。
2.機械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缺陷是什么?
3.什么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及其哲學意義?
4.怎樣理解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科學性?
5.簡述哲學物質范疇與自然科學關于物質結構的關系。
6.什么是運動及其主要形式?
7.怎樣理解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
8.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在物質與運動關系上的錯誤是什么?
9.什么是靜止?承認靜止的意義是什么?
10.簡述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及相對主義和絕對主義的錯誤。
11.簡述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方式。
12.簡述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和絕對性。
13.怎樣理解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14.怎樣理解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這一論斷?
15.怎樣理解意識的本質?
16.怎樣理解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一論斷?
17.簡述意識的主觀特性。
18.簡述哲學上的一元論和二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