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成考專升本政治考試必看重點選擇題三2
2008-12-30 15:05:30 來源:
142. 意識能動作用最重要的表現是:通過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
143. 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是指: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144.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145.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146. 列寧說“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和“從思想和感覺到物”,是:唯物論和唯心論的對立
147. 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突出的表現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
148. 人民群眾的主體是: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在內的勞動群眾
149. 我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是根據: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
150. 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跨越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從奴隸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說明:社會發展的具體道路具有多樣性
151. 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應依據他:對社會的貢獻
152. 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戰爭前的中期
153. 20世紀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是:辛亥革命
154. 毛澤東在哪次會議上對新民主主義五種經濟成分作了具體分析: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55. 新民主主義文化同舊民主主義文化相區別的主要標志是:是否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
156. 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157. “一切反對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反映的戰略戰術思想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158. 針對抗戰勝利后國際國內復雜的形勢,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針是: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
159. 為加強中國共產黨對工農紅軍的領導,明確提出“支部建在連上”是在:三灣改編
160.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土地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