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大學語文試卷(專升本)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
2.下列作品中,通篇采用了寓言形式的是
A.《和氏》 B.《秋水》
C.《燕昭王求士》 D.《寡人之于國也》
3.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是一部
A.諷刺小說集 B.傳奇小說集 C.筆記小說集 D.志怪小說集
4,先秦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論語》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
5.宋代作家中,在詩詞文賦以及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的是
A.歐陽修 B.蘇拭 C.陸游 D。辛棄疾
6.“滿地黃花堆積,惟淬損,如今有誰堪摘”詩句的作者是
A,李清照 B.李白 C.李煜 D.李商隱
7.“中原干戈古亦聞”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A.用典 B.比擬 C.暗喻 D.借代
8.《燈下漫筆》的體裁是
A,小說 B.記敘文 C.雜文 D.讀書筆記
9.在我國現代詩歌史上,最能體現“五四”精神的詩集是
A.《女神》 B.《紅燭》C.《死水》D. 《北方》
10.下列作家屬于“文學研究會”成員的是
A.沈雁冰 B.聞一多 C.郭沫若 D.郁達夫
11.詼諧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淚的微笑’,的獨特風格的美國著名小說家是
A,莫泊桑 B.杰克·倫敦 C。屠格涅夫 D.歐.亨利
12.下列句子中“之”可譯成“他”的是
A.詩曰:“孝子不匾,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B.公賜之食,食舍肉.
C.廣吝將兵……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
D.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空1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3.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和________.
14.律詩的四聯依次是首聯、________、頸聯和尾聯.
15.《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
1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瀚海闌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 .”
17.《關山月》:“笛里誰知壯士心,________________.”
三、詞語解釋題:解釋句中加(點)詞的詞義.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8.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勝:
19.首身離兮心不(懲).
懲:
20.大將軍不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莫府,曰:“急(詣)部,如書!
詣:
21.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牧:
22.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通知:
23.雖如是,其敢自謂(幾)于成乎?
幾:
24.視駝所種樹,或移徒,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番.
蕃:
25.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扣:
26.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臺者,趾相錯也.
問:
27.中國人的耐勞,中國人的多子,都就是辦酒的材料,到現在還為我們的愛國者所(自詡)的.
自詡:
四、翻譯題:將下列各小題中()的部分譯成現代漢語.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分.
28.公于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鄭伯克段于鄙》
君將若之何:
29.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李將軍列傳》
何乃故也:
30.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種樹郭囊駝傳》
故不我若也:
31.恥之于人大矣!不恥惡衣惡食,而(恥匹夫匹婦之不被其澤),故曰:“萬物皆備于我矣,
反身而誠.”《與友人論學書》
恥匹夫匹婦之不被其澤:
3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前赤壁賦》
侶魚蝦而友糜鹿: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
33.《愛爾克的燈光》的中心線索是什么?作者對人生道路的思索是由什么所引發的?
34,《寡人之于國也》一文記敘了哪兩個人物的對話?文章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論述的?
35.聞一多《一句話》中說:“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請說明“一句話”是指哪句活?“火”喻指什么?
36.李商隱《無題》中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兩句詩運用了什么藝術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六、分析題:本大題共五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閱讀梁啟超《論毅力)最后一段,回答37題.
孔子日:“譬如為山,未成一贅,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孟子曰:“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成敗之數,視此而已.
37.作者引用孔孟名言是要說明什么觀點?孔孟的話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
閱讀白居易《杜陵臾》全詩,回答38、39題.
①杜陵史,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②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
③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
④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
白麻紙上書德音,京幾盡放今年稅.
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尺碟榜鄉村.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兔恩.
38.全詩分為①②③④四層,請概括出每層大意.
39.這首詩的人稱有什么變化?這種變化的作用是什么?
閱讀契河夫(苦惱》的結尾部分,回答40題、41題.
姚納沉默一忽兒,接著說:
“是這么回事,小母馬……庫司瑪·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說了再會……他一下子就無緣無故死了……哪,打個比方,你生了個小息子,你就是那小息子的親媽了……突然間,比方說,那小息子跟你告別,死了……你不是要傷心嗎?……”小母馬嚼著干草,聽著,聞聞主人的手……
姚納講得有了勁,就把心里的話統統講給它聽了……
40.馬車夫姚納為什么要向小母馬訴說內心的苦惱?這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
41.在這篇小說中對小母馬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40分
要求:A:必須寫成議論文.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42.題目:一本好書給我的啟示
參考答案:
評卷說明:本試卷為100分制,考生分數按“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評閱后,將各大題得分及卷面總分填入表中相應各欄.此卷面總分即為師范類考生該科成績.非師范類考生的成績須轉換為150分制,即用卷面總分乘以1.5,并將轉換后的分數(0.5分按:分計)填入非師范類考生分數欄,作為非師范類考生該科成績.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1.B 2.B 3.C
4.C 5.B 6.A 7.D 8.C 9.A 10.A 11.D 12.B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5分.
13.環境 14.頷聯 15.長使英雄淚滿襟 16.愁云慘淡萬里凝“ 17.沙頭空照征人骨
三、詞語解釋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8.勝:盡;完 19.懲:悔改 20.詣:到;往 21.牧:管理;統治 22.通知:通曉;理解
23.幾:接近;將近 24.善:多 25.扣:敲擊;拍打 26.問:探訪 27.自詡:自己說好;自我夸耀
四、翻譯題:每小題1分,共5分.
28.君將若之何:您將對它怎么辦?
29.何乃故也:何況是過去的(將軍)呢?
30.故不我若也:所以不如我(比不上我).
31.恥匹夫匹婦不被其澤:認為百姓沒有受到自己的恩澤是可恥的.
32.侶魚蝦而友糜鹿:與魚蝦作伴,和糜鹿交朋友.
五、簡答題:每小題2分,共8分.
33.燈光.(1分)
照壁上“長宜子孫”四個字(只答“長宜子孫”也算對).(1分)
34.孟軻(或“孟子”)與梁惠王.(1分)
“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只答“民不加多”也算對).(1分)
35.“咱們的中國”.(1分)
民眾革命(只答“革命”也算對).(1分)
36.比興.(1分)
對愛情的堅貞不渝.(1分)
六、分析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7.說明成敗的關鍵在于有無毅力.(2分)
類比法.對比法.(2分)
38.第一層:寫天災之重(或“天災”);(1分)
第二層:寫人禍之烈(或“人禍”);(1分)
第三層:直接控訴官吏豺狼般的行徑;(l分)
第四層:諷刺皇恩的虛偽.(1分)
39.前兩層用第三人稱,第三層轉為第一人稱直接控訴,第四層又回到第三人稱.(2分)其作用是增強批判的力度,體現作者對農民的深切同情.(2分)
40.因為姚納無處訴說喪子之痛.(2分)
它反映了社會下層小人物悲慘無援的處境;(1分)
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與人關系的自私.冷漠.(1分)
41.將馬車夫的處境與小母馬相類比;(2分)
以小母馬的通人情與人的冷漠相對比.(2分)
七、作文,40分.
42.題目:一本好書給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