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棒喝殺 別將“打破一考定終身”妖魔化
4月27日《人民日報》報道,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做客人民網回答網友提問時指出,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測試,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
學習負擔沉重,學生成了“考生”、生活能力弱化、創造型性格不斷萎縮,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出現諸多不良,等等,如此發展,造就人力資源大國、培養和諧人才的目標就是空話!97.5%的現行的高考制度可行的,但是92%的人認為高考制度要改革”的民意呼聲告訴我們,教育考試改革是必須的,也是迫不及待的。
所以,綜合測試等措施如能得到落實,“在考試內容和形式上,貼近生活、貼近考生的實際,體現新課改的理念,就是多樣化、選擇性、探究性,情感、態度、價值觀,以人為本,三位一體的理念”、“不僅僅要看一次考試的成績,還要有綜合性的評價” ,學生的發展性性格、社會性性格、責任性性格、創造性性格和包容性性格,包括另類人才和個性人才,都能得到寬松發展空間,“書呆子”學生、題海戰術、關門教學以及“兩耳不聞窗外事”現象就能得到糾正。學生的責任弱化、意志脆弱以及生活能力弱化的現狀,得到改善。一句話,學生非智力因素發展、情商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發展就能成為教育的重要構成,“人”的發展而不是“分”的發展成為教育重要目標,教育回歸真正的生態平衡。
這也是和世界教育的接軌。發展性人才和創造型人才的培養是世界教育目標,比如“美國普林斯頓、哈佛、耶魯等美國一流大學都采取‘高考考分+平時成績+綜合素質’的評價和選拔人才的標準。他們在評價學生時,把學生看作社會的人,讓其社會性在各種公益活動、社團活動、課外的學術活動和文體活動中體現出來”!1996年哈佛把165個美國‘高考狀元’拒之門外”、“哈佛是在冷靜地選拔‘一流學生’,而不是‘一流考生’”!更注重分數意外的教育內涵。我們的教育考核早應補上這一課了。
以前,各種考試過分強化考試的選拔和評價功能,學生的多元發展和強勢智慧受到了抑制。打破“一考定終身”后,學生可以發揮強勢智慧,考試功能的鼓舞、激勵成分得到激活,正如戴家干所言:“一個考試,要考出人家的長處,考出人家的優點的考試是考試”’、“通過這樣一個評價、這樣一個過程性評價,形成性的評價,把它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每個人都得到自由充分的發展,更是對考試功能的突破性認識。
在社會契約相對弱化的今天,人們擔心綜合測試會加劇腐敗現象,這不無道理,但不能無限擴大,上升到“妖魔化”程度,一提到改革就用”公平大棒”進行討伐,說“堵住了弱勢群體的向上通道”,容不得任何嘗試。
就算是招生腐敗難以避免,為了長遠的發展目標,為了挖掘更多和諧因素,教育改革應該在大膽嘗試、爭議中走下去,而不是一味退縮,停止不前。因為任何改革都注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足。這就是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說的,“允許改革失敗,不允許不改革”,“要以寬容的精神善待改革創新者,設身處地為他們排憂解難。要堅持‘不爭論,堅決試’,多干少說或只干不說”。多為改革提供支持力量。
戴家干說:“一考定終身,誰都認為這是不對的。但恰恰大家都在選擇這樣一個制度。怎么辦?就要在制度上不斷地完善、改進、推進,要改革。就像胡錦濤同志說的,我們在高考改革中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梢越梃b廣東的經驗。據報道,近兩年,“綜合素質評價”已在廣東高校招生中采用,2010年高校招生將進一步加強。廣東對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提出了三個辦法:各中學要承擔起責任,在學生填寫“自我評價”前開展誠信教育,并明示不誠信行為可能要承受的代價;考試院將周期性地公布各中學提供的綜合素質材料的信度指數;評價材料出現虛假信息及大面積試卷雷同現象的學校,省考試院將停止該中學提供綜合素質材料的資格。廣東省考試中心副主任盧羨文說:“近年來,廣東綜合素質制度的可信性正在不斷提高!
有問題并不可怕,要有糾正問題的勇氣和膽略,有糾正問題的緊迫感和危機意識,有兵來將擋、來土掩的問題意識。不怕問題,正視問題,挖掘問題,及時總結,才能夠解決問題。如果因為害怕出現“公平后遺癥”,而不敢改革,放棄改革,等靠要,因噎廢食,這才是改革最可怕的敵人。
難道非要等到社會誠信體系非常健全、相關配套設施天衣無縫后,再進行考試改革。改革時間表當然可以等,可社會對創造性人的需求卻不會等,孩子在應試教育中的煎熬卻等不及。如果是那樣,我們的人才仍是不夠健全、殘缺不全的人才,在越來越多的國際競爭中,只能被別人淘汰。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
廣東省率先嘗試“綜合考試”后,并非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教育的天塌下來了,”這種勇氣和謹慎對我們是一個提醒。有問題了,補上制度補丁就行了,只要真正將誠信追求放到重要位置,用制度進行規范和懲戒,誠信問題不是不能解決。教育系統雖有腐敗和不正之風,絕大多數教師的職業信用和道德信用是值得信賴的。只不過增加要一些管理成本而已。
允許我說得夸張一點,只要教育發展方向能向創造性和多元化、科學發展觀的方面轉向,就是暫時犧牲一點公平來置換,我覺得也是值得的。因為現代教育的非和諧因素對人才和教育規律的摧殘簡直太大了,真的到了必須糾正的時候了。這個時候的教育改革先注重效率,兼顧公平,也是可以理解的!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