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英語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的練習提高閱讀技能
安慶一中 程松梅
2009年的高考即將拉開帷幕,面對剩下來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考生不僅要爭分奪秒地進行復習,更重要的就是要勞逸結合合理安排自己的復習時間,使時間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
明確臨考前的復習側重點
首先,通過各個學校所組織的幾次模擬考,考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進行試卷分析,明確自己臨近高考前的復習側重點。考生要將這些考試的試卷進行歸納整理,對于每個專項要進行小分統(tǒng)計,比如說聽力理解錯了幾題,得分率為多少,在老師的指導下找到各個題型的問題所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次有所側重地進行專項攻堅戰(zhàn),原則上后期要注重單項選擇、完形填空和任務型讀寫的專項復習。一方面這些題型復習的速度快,覆蓋率也比較大,另外一方面這些題型得分率的上升速度也提高較快。對于閱讀理解的復習雖說是比較散,但是也并不是毫無規(guī)律可循。比如說就文體而言,失分率較大的是記敘文,議論文還是說明文,就題型而言是概括大意,還是推測詞義錯得多,這樣復習時若是碰到出錯比較多的文體或題型就得進行二次閱讀進行鞏固;另外要是一篇閱讀理解的得分率太低的話就得重新閱讀,看看問題出在哪里。若是句子理解錯誤就得對重點句子進行細致地分析,直到弄懂,若是詞匯的問題就得找出這篇文章中不懂的詞匯,涉及到相關主題的要害詞匯還得在筆記中記下,并且進行記憶,以防下次考試再次出現(xiàn)。比如說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競選的相關詞匯,如candidate,世界金融危機的相關詞匯,如financial crisis。
此外復習既要做到重點突出,達到后期沖刺漲分的目的,還要做到面面兼顧,既要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加強練習,也要對其他題型適當?shù)鼐毩曔M行鞏固。這樣就得注重各個題型的特點進行復習,如此考生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了。具體就各個題型的復習要做到以下幾點:
1)堅持聽力練習。聽力理解應該堅持天天進行一套題的練習(每周五次),比較好的時段是在下午上課前十五分鐘進行,這樣接近高考英語的播放時間,把自己的聽力最佳狀態(tài)調(diào)整到下午2-3點。在做聽力的過程中,考生要注重:保持良好的心理精神狀態(tài);快速瀏覽問題和選項;注重抓文章大意,不死摳個別詞匯;邊聽邊記;果斷答題。
2)注重中英文語法的差別。詞匯和語法方面的復習應該是建立在教師幫助下所建立的詞法、句法和語法為體系的大語法框架的基礎之上,并留意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的差異,至于小的語法問題則不必死摳。語法復習也要注重側重點。語法中的動詞相關方面的知識和從句是單項選擇即語法題的考核重點和難點。詞匯復習尤其要注重的就是就是熟詞新意和一詞多義。
3)完型填空題重點應放在對文章的理解上。在最后的備考里,一定要把近幾年的高考完形填空,大聲朗讀,形成完形語感,并反復揣摩,它會給我們展示設計完形題的思路和角度,做到知己知彼。同時我們應重視文章的整體性和邏輯性。完形填空的過程就是由已知信息推出未知信息的過程。而整體是背景,邏輯是線索,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的必然道路。這就要求考生答題時必須從各方面認真考慮。從上下文考慮;從詞匯意義及用法的角度考慮;從邏輯推理、常識等角度考慮;從慣用法和搭配的角度考慮。做完形填空題應考慮這幾個方面,但這并不意味著每個題目僅需要從一個方面進行分析。很多情況下,只有從詞義、上下文、生活常識等多個角度考慮才能選出正確選項。因此,考生提筆做題以前一定要通讀全文,認真考慮上下文的有關內(nèi)容,讓語法、搭配、時態(tài)、人稱、行文邏輯諸方面服務于情景;反過來讓文章意思制約語法等。鑒于該題型的難度,考生需要大量練習,并適時總結規(guī)律。
4)提高閱讀技能和速度。依據(jù)考試說明閱讀理解總長度是1200詞左右,后期復習閱讀理解的練習中每篇閱讀理解試題的篇幅不宜過長。我們不僅要加強閱讀練習,而且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閱讀要有廣度;閱讀要有深度;閱讀要有速度。不但要快速閱讀、整體理解,還要注重積累詞語。“聽不懂,說不出,讀不通,寫不好,都是英語單詞記得少。”假如考生的詞匯量達到或超過大綱的要求,對付任何試題也就不成問題。做閱讀題時,一遍瀏覽大意,二遍各個擊破,三遍檢查核對。閱讀時眼中有字,心中揣意,把握命題原則———“大小猜判”。(大———考查大意;小———細節(jié)辨別;猜———字詞句義;判———推理判定。)判定文章的中央思想時,注重全文的中央不可太具體,但也不能與文章內(nèi)容相差太遠。猜測詞義一定要看上下文,因為英語的特點是沒有上下文就沒有意思。在做閱讀理解題時,要學會將文章、題干、選項統(tǒng)一起來,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領會考查內(nèi)容。閱讀理解不是考查考生語法知識,因此在做答時不能忽略細節(jié),要利用細節(jié)對文意進行推理和判定,看各選項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切勿忽視做題的第一印象。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