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志愿填報專家指導 專業選擇為理想而升學(2)
2、選專業是為實現職業理想
這些數據表明,像復旦這樣高水平的大學,又處于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學生無論進入什么專業學習,都能實現其職業理想。歸根結底,最重要的是看學校是否注重素質教育與培養,這是我們教育的根本,也是學生和家長應該最為關注的升學抉擇。
任何一所大學所給予學生專業方面的知識,遠甚于職業的要求;而職業教育所給予學生的,是技巧而不是知識,當然更不是素質,因此毫無可持續而言。每每碰到經濟下降周期時,都會發生類似大學教育關于素質、專業、職業之間的爭論,20年前我們就碰到過同樣的問題。但就在當時,復旦大學在全國率先啟動學分制建設,醞釀提出了“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的教育理念,并實施“通才教育、按類教學”,使得近二十年畢業的本科生受益良多。確實對復旦這樣的大學來講,承擔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除給予學生高水平的專業知識之外,更應著眼于他們將來為國家和社會進步所應該并能夠承擔的責任,因此整個教育圍繞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展開,當他們踏上社會時,有足夠的自信和能力參與競爭并取得成功,我們所統計的學生畢業去向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
3、升學不該是對理想的摧殘
對于尚未開始人生的年輕人來說,我們的悲哀就是:每一次升學不是給他更加寬廣的道路,而是一次次對其理想和希望進行摧殘。眼下馬上要面臨高考升學的高三學生,此刻本來應該對將來最有期待,可他們卻過早地因為高考而進入了職業選擇,不知道今后的四五十年人生還有沒有希望。中學生是有理想的,他們想做科學家、想發明創造、想掌控人生和社會,他們想象著天馬行空、翱翔在宇宙之中,這正是我們社會進步的根本源泉,歷史上影響社會變革和進步的人物無不是在青少年時代就有了志向、并且持之以恒。整個教育界應該鼓勵和給予學生改變社會的信心與能力。
中國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巨大的社會生活反差刺激和影響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價值觀,不同職業所造成的財富聚集能力的差異,使得社會顯得瘋狂。但是縱觀世界發展歷史,任何一個社會轉型期都是短暫的,社會發展必然回歸其自身價值。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升學的時候,就是要堅持通過引導,激發學生潛在的興趣和能力,并且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理想進行升學選擇。畢竟,當今世界發展和變革越來越倚重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中國廣大的地域和巨大的人群,更為每個有文化、有知識的人提供了實現理想的廣闊舞臺。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