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不讓帶表入場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據北京報道,記者暗訪發現,一種利用手表來傳送答案的新型作弊方式逐漸在一些考生中暗暗地流行起來。該手表與平時所戴電子表幾乎沒有分別,只是電子顯示屏的位置略顯寬大。賣主稱,“你考試的時候戴著它,一邊看答案一邊答題,老師來的時候你還可以按下邊這個緊急鍵,這個表就只能顯示時間了,保你安全!”
距離2009年普通高考只有半個月了,今年將有50多萬考生參加高考。
23日記者獲悉,根據教育部的規定,今年四川省高考考場除了不準學生帶手機等通訊工具入場外,手表等記時工具也不準帶進考場。
正所謂:下有對策,上有政策。鑒于北京新出現的作弊手表,為防止作弊,今年高考四川省將增加新的規定,考試期間,以往規定的“所有考生以及監考員、巡視員等考務人員一律不得將手機等通訊工具帶入考場”照樣執行外,按照國家教育部的規定,今年四川省將規定考生、監考老師、考務工作人員,都不得將手表等計時裝置帶進考場,包括電子表、機械表、電子鐘、懷表等在內,所有的記時工具都不能帶進考場。所有的高考考場將配備一個石英鐘表,監考老師會按照規定對學生進行時間提醒。
教育部的這一新規定,真可謂是雪中送炭,鑒于作弊新手段的出現,在它還沒有迅速擴大并產生惡劣影響之前就出臺相應政策,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正是有了教育部領導們的審時度勢,才確保國家高考安全萬無一失,使其對每個考生真正做到公平、公開、公正,維護了廣大考生的權益。
以前經常會聽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它是指,老百姓對政府推行的某個政策或措施不贊同的話,老百姓們經常會想出一套針對政府政策的對策,千方百計阻撓政府政策的推行。而如今,這兩句話似乎倒過來了,下有對策,上有政策。政府針對那些調皮搗蛋的百姓專門制定相應的政策來約束管理他們,來推進政府工作順利進行。就如教育部針對手表作弊器的泛濫,制定新規定,禁止考生攜帶手表等計時工具進入考場,這就有效防止了手表作弊的可能性,確保考場安全。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雖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終究邪不壓正。正義在現實世界中永遠扮演著勝利者的角色。
既然大家都知道正義永遠有人伸張,那為何還會頻頻出現高考考試作弊、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這些有違社會道德的丑惡事件呢?難道他們就不怕作弊被逮到的尷尬,他們就不怕頂替別人上大學被揭穿后的懲罰么?事實上,他們是怕的。那又是什么力量驅使他們做那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呢?經過調查取證得出結論,那就是深藏在他們心底的那個僥幸心理在作怪。他們總想著,這么多人作弊、這么多人冒名頂替,怎可能會查到我身上呢。然而,“萬幸中的不幸”就是這樣產生的,往往這樣想的人總是首先被揪出的,他們是那么榮幸的中頭彩,招來眾人的“羨慕”。
在這里,我想說的,也是想奉勸給那些心存僥幸心理、違紀違法干壞事的人,不要再那么執迷不悟了,何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還高考考場一個萬里無云的晴空,還給它應有的純潔、無暇。高考,本來是一個很干凈的場所,一個充滿有序公平競爭的場所,一個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的平臺,可是,總有那么小部分人破壞這個公平機制,我們當然對他們說不。因為,我們的國家需要這樣的公平競爭選拔人才機制,我們國家也有能力創造這么一個公平環境。在國家法制面前,心存僥幸者可要三思而后行咯,葬送身家性命事小,玷污社會大環境罪過可就大了。對高考作弊,我們堅決鄙視之。
教育部的這一規定貌似只在四川施行,恐怕還不夠全面吧。況且是北京發現的手表作弊器,理應在北京首先施行,并把這一新規定推行到全國各省教廳,這樣才能在全國范圍對手表作弊做到“令行禁止”。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