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讓高考生反感 專家教你優化情緒
家長過分關注讓考生反感
張明今年高考,家里早已準備好各種營養品和保健品、考前必讀材料。每當他放學回來,家里人就會問:“今天復習怎樣?”“想吃什么?”張明對這些感到很煩,回來就進自己屋躺在床上,張明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張明感到壓力很大,家人的叨咕,復習課程的繁多,常使他頭痛睡不好,特別是近兩天,他茶不思飯不進,有時躺在床上雙眼呆呆地望著天花板不聲不響。
像張明這種狀況的考生不在少數,因此,如何做好考前安排,提高學生應對考試能力成為考前最重要的事情。有些平時學習很好,高考本應很有把握的學生,卻因臨近考期心情緊張,甚至臨考前精神崩潰,進了考場腦子一片空白,學過的一切全忘了,徹底的垮了下來。原因很簡單,就是考試前的心理狀態決定了學生應對考試心理素質的高低。
考生要保持大腦中等興奮
隨著現代社會壓力不斷增大,考生們過多地考慮考試成績好壞對自己的影響,甚至認為一次考試定終生,產生“只能考好,不能考砸”這種過強過高的動機,勢必造成情緒緊張,思維受阻,加之不會自我調節,臨場發揮失常,因此造成考試時恐慌,甚至平時學習較好的學生也考不出較好的成績來。所以臨考前,特別在臨考前10天的心理狀態最重要。
萬恩說,要創造良好的心境,就要保持自己平時的學習和生活節奏,適當減輕復習的密度和難度,可以收到“退一步、進兩步”的效果。保持大腦中等興奮程度,既不能放松到松松垮垮,也不要緊張得如拉弦之弓繃得太緊。這里最需要注意的是心境要輕松,適當的聽聽音樂,和別人說說笑話,切忌辯論爭吵,更不要搞劇烈的文體活動。
考前保證高質量睡眠是關鍵
在考試臨近時,要特別保證足夠睡眠。足夠睡眠不是睡得時間很長,睡眠是不能儲存的,太長反而不好,保證7至8小時即可。
足夠睡眠的關鍵是保證睡眠質量,所謂睡眠質量是指個體在半夜零時至3時的深睡眠質量如何,如果在這段時間出現早醒、失眠就會耽誤深睡眠的質量,就是過后再補上3至4小時睡眠,醒來也會感覺迷迷糊糊。保證睡眠的質量就是要特別關注深睡眠時段的質量。
家長不要把消極話掛在嘴邊
萬恩特別要提醒家長一句:切忌急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
父母對子女的賞識勉勵是“無條件積極關注”。就是再學習平平的子女,父母也要賞識勉勵,再差的孩子也有長處,千萬不要將“懶”、“笨”、“學習不好還不抓緊復習”等話掛在嘴上,這樣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父母是孩子的心靈支柱,這個支柱千萬不能歪了。
為您支招
優化情緒教您4種辦法
考生要學會穩定情緒,修煉鎮定心態。為了避免在考前這段時間有焦慮等不良情緒,這里為你提供優化情緒的4種輔助辦法:
1.深呼吸。復習完功課后,做深呼吸,要緩慢、放松。吸完一口氣后,略停1秒鐘再吐氣,如此反復多次。
2.按摩內關穴。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左手臂內側內關穴(手掌紋下三橫指正中處通常是表帶處),順時針按摩36次,在心里默念鎮靜,這是一種較好的暗示。
3.聯想放松法。坐著或站立,身體放松,想象著自己淋雨,自己想象下雨會將所有的疲勞和焦慮沖掉,也可以想象自己在沖涼水澡時,把自己的緊張、疲勞、焦慮全部沖掉。
4.按摩涌泉穴。晚上淋浴完后,用右手的大拇指按摩腳心的涌泉穴,次數不限,心里默念“入睡”,也可以躺在床上將自己的意念用在腳心的涌泉穴,默念“入睡”。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