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寒山區教師子女等不再享受高考加分(2)
■ 他山之石
吉林
下調多個項目加分幅度
吉林省今年對照顧加分政策進行調整,7項原照顧加10分的項目調整為5分,3項原照顧加15分的項目調整為8分,另外6項加分政策未做調整。其中,奧賽一等獎獲得者由原照顧加10分的項目調整為5分。
重慶
取消三好生優干加分
自2009年起,重慶市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不再享受高考加分政策,僅保留獲市級優秀學生稱號和高中階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并獲得市政府及以上表彰獎勵者加20分的政策。
廣東
取消運動尖子加分
今年,廣東省進一步規范了體育尖子加分政策,從原來的50分和20分兩個檔次調整為20分一個檔次,經測試和專家組審核,運動尖子可加20分。
■ 各方表態
反對贊成各執一辭
昨日,記者在這一政策公布的第一時間,走訪了昆明幾所重點中學,了解了部分高中生對于加分制度調整的看法。雖然取消加分能讓部分好學生站回到統一的起跑線上,但一些成績中等的考生卻情愿好學生通過加分騰出普通學校的名額。
反對派
加分靠的是自己努力
“除了烈士子女和歸僑子女加分是沾了父母的光,其他任何競賽、競選三好學生都是靠積極進取得來的,為什么要取消他們的加分呢?”一位高三的張同學反問記者,他認為,加分是對考生的一種肯定,取消這些加分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學生曾經的努力和榮譽。
旁邊一位女同學持同樣的態度,她認為,如果一位同學某個學科很強,從而通過競賽獲獎拿到加分的機會,那是理所應當的,說遠一點,將來進入好的大學也可以著重在這方面發展,這對個人和社會都是好事。
贊成派
取消加分的成績才透明
談起三好生評選,正在讀高二的小李有些忿忿不平,她說自己的成績從來都是全班前3名,可沒有她成績好的男生卻評上了市級三好生。“班上前5名的人都有可能評選為省市級三好生,但誰能獲得這20分可以基本上看班主任的喜好,甚至不排除家長的‘幕后工作’。這項評選注定是一碗端不平的水,取消加分不如連評選三好生一起取消好了。”
“一定要取消加分,刨去加分以后的卷面分才有透明度。”她認為,沖著學科競賽獲得加分的人,往往容易導致偏科,改革這些加分政策有利于強調均衡發展。
“三好生”說
一位在上學期被評為省級三好生的女生說,“從來不是為了加分而努力,‘三好生’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榮譽,加分也只是高考總分的零頭而已,絕大部分的分數都得靠自己考,所以我的優勢絕對不是加分。”
中等生說
“還是讓他們加分吧,讓好學校都錄取了他們,我們才有機會上個普通學校。”一位學習成績徘徊在中下游的同學如是說,“能加分的人都是靠自己本事,我心服口服。大家有個上更好學校的機會也沒什么不妥啊。”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