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復習沖刺階段 調整應試最佳狀態的方法
經過緊鑼密鼓地復習,檢驗效果的時刻離考生越來越近。如何在高考前二十天調整好自己的應試狀態,把成功的鑰匙緊緊攥在自己的手中?近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關注節律 調整節律
西鐵一中心理輔導老師蘇蕓茹表示,高考前的二十天,考生們應注意兩點:
調整不良的生物節律,啟用心理暗示激發上午九點和下午三點后的飽滿情緒,比如提前半小時或十五分鐘對自己正爾八經的說:“我準備好了!”“要考試了!”或想一件易產生興奮的事情,或準備心愛易激動的物品,從而喚醒自己的考試激情。心理學研究證明,飽滿的情緒有利于記憶力、注意力、思維等的良好發揮。
合理睡眠。每天睡幾個小時并不重要,關鍵是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當然最好保證每天6個小時睡眠。考前一天不易過早入睡,打破以前形成的生物節律,會產生不良生理、心理反應,入睡時間只比平常早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即可。
考前十天跳出題海
蘇蕓茹老師說,在復習策略上,可以嘗試著回歸課本,修補“知識網”的漏洞,主要通過最后的一批試題來完成知識的查漏補缺。這個階段各科目復習應由“做”回到“思”、“憶”。
離高考只有十天了,這時絕大數同學的實力已基本定型。因此,考生在此時所作的應是一些提綱挈領的工作。跳出題海去看書查重點找弱點。所謂重點:老師明確指定反復強調的內容。所謂弱點:自己經常出錯的地方。有錯題本和總結的話應該是最好的。這時候的看書不只是溫習已有的知識,書中更多的知識是考生已掌握的,因此看書更易于加強考生考前的自信心,而做題則費時間易遇挫失信心耽誤事。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考試等重大事情之前往往精神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記憶力也在短期內急劇提升,即強化效應。考生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加強一下偏重記憶方面的知識。如強化英語,歷史,政治,文學常識等知識的背誦。注意,此時的記憶可采用眼看,嘴讀,心想,手寫相結合的方法。但不要過難過偏,以舊知識為好!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