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09年高考數學卷點評 突出通性通法
點評人——
杭州學軍中學特級教師 馮定應
溫州教育教學研究院教研員 葉事一
2009年浙江省高考數學試題作為我省實施新課程以來的開局之作,試題嚴格遵循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立意新,重心低,情景樸實,選材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寬角度、高視點、多層次地考查了數學理性思維。試題既重視考查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能夠考查考生繼續學習所必須的數學素養和潛能。
試卷結構穩定,知識覆蓋面廣,重點突出,難易比例恰當,新課程理念體現充分,使考查更加科學和深化。這份試題對新課程改革有很好的導向作用,有助于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達到了考基礎、考能力、考綜合素質的目的。
一、體現新課程核心理念,發揮試題導向作用
試卷仍然采用前幾年的“10+7+5”的三種題型結構,與2008年保持穩定。全卷沉穩中彰顯新課程的理念,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體現數學應用的時代性。今年理科第(14)題,文科第(15)題是浙江省多年未現的應用題,它以客觀、自然、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背景,考查了數學知識的應用,涉及了節能問題,體現數學應用的時代性。對高中數學教學有良好的導向作用,有助于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新課程新增內容的考查得當。新課程新增內容的考查充分,難度不大。主要是對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運算的考查,如理科第(6)、(12)、(14)、(15)題,而被新課程刪減的內容試題中一律沒有出現,有利于教師更新觀念,推進新課程的改革。
降低難度,有利于減負。試題在降低難度上大膽作出了讓步,選擇題、填空題小、巧、活,難度明顯低于去年,大多屬于“一捅就破”的題型。試題幾乎全部由易到難排列,考生“一路拚殺”,沒有遇到多大障礙,感覺很順。最后兩題雖有難度,但坡度合理,這既有利于考生臨場發揮,從長遠來看,又有利于擺脫題海作戰,減輕學生的負擔。
文、理科試題的差異符合新課程要求。文、理科試卷考查要求的差異,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拉大,全卷22個題中完全一樣的只有9題,解答題幾乎沒有相同的題目。突現對文、理科考生的不同數學要求,文科重視數學知識的工具性和形象性,理科突出數學概念的抽象性和靈活性。今年文、理科試題設計,有利于高校選拔文、理科優秀人才,同時體現了中學文、理科數學有區別的教學要求。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