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人可以用錢買分”預警高招詐騙(3)
“招生詐騙”常用8種騙術全披露
高考考得不好,使得很多考生和家長“病急亂投醫”,造成在騙子面前失去了最基本的甄別能力,致使形形色色的高招騙局幾乎年年都在上演。警方結合我市往年同期發生的多起考后招生錄取詐騙案件,梳理出不法分子的高招八大騙局:
■騙局一
“貍貓換太子”混淆文憑形式
行騙伎倆: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文憑教育形式,以承諾按照普通全日制高校錄取為幌子,蒙騙受害者錢財。事實上,雖然上述培養形式均屬于國民教育系列,達到相關條件還可以獲得國家承認的學位,但因不需要通過普通高考,更不需要交納數萬元除學費以外的額外費用。
警方提醒:騙子往往抓住家長對高校業務不熟悉的弱點混淆概念。實際上,不同的招生類別,其入學條件是不一樣的。不同學習形式的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畢業文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成人高等教育、遠程網絡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教育形式不需要高考分數便可就讀,騙子很容易在這個方面打主意。
■騙局二
聲稱有“內部指標”誘人上鉤
行騙伎倆:不法分子通過冒稱高校招生人員或謊稱有內部指標進行誘騙,而后通過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謊稱手中掌握有某某高校內部指標等,以幫助辦理入學手續等為由收取巨額介紹費或錄取費,然后就逃之夭夭。
警方提醒:所謂的內部指標大多是假的。招生騙子們偽造文件、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扮高校招生人員。和家長見面的時候,他們往往拿出一些偽造證件和學校的空白錄取通知書要家長先付一部分定金。然而,當家長將定金如數上交后,卻發現拿到的是假通知書,騙子此時已卷款逃之夭夭。
■騙局三
“提前錄取”大學無文憑
行騙伎倆:每年高考之后,一些高考落榜生經常會收到五六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這種奇怪的現象,從前幾年開始已經見怪不怪了。這些“提前錄取”的大學,大都是一些不具備頒發大專文憑資格的民辦學校,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高考落榜生的有關信息,把錄取通知書郵寄到考生家長手中,聲稱“畢業后可獲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
警方提醒:事實上,這些學校很可能是一所自考性質的民辦學校,考生必須通過自考才能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一些求學心切的考生和家長因此而上當受騙。
■騙局四
假稱有名校畢業證“承諾就業”
行騙伎倆:有的高校、甚至職業學校招生簡章上寫著“保證100%高薪就業,保證安排工作”等字眼,頗能吸引家長和考生的眼球。而事實上,這些學校對學生的就業并沒有給予太多的指導和幫助。
警方提醒:很多保證就業的院校并不具備發放國家承認學歷的資格,但在招生簡章上卻聲
稱自己有研究院;還有的學校將自考助學、證書培訓和學歷教育混為一談;有些學校甚至稱某些專業頒發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畢業證書,實際上發的只是一些單科的結業證書。
■騙局五
假借軍隊招“地方委培生”詐騙
行騙伎倆:騙子往往冒充軍官,聲稱能幫考生上軍隊“地方委培生”,從而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騙子利用部隊院校招生的特殊性,誘導家長產生部隊院校招生條件寬、自主招生權力大等想法,以便實行詐騙。其實高招騙子的騙術并無多少高明之處,考生及家長在了解招生政策和錄取方式的基礎上仔細辨別,便可免于落入陷阱。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