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填高考志愿:要合理配置志愿梯度(2)
考生更應慎重填報服從志愿
今年我省在普通類提前批次,在藝術類二批本科、三批本科和專科(高職)錄取批次,在體育類一批本科、二批本科和專科(高職)錄取批次及普通類各批次“征求志愿”中設置了院校服從志愿。目的是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錄取的機會。考生當然都希望按志愿錄取,但是由于受信息材料,預測、決策方法等因素限制,有的考生會把志愿報得較高,有的考生則處理不好各個志愿之間的“梯度”關系,以至有序志愿和參考志愿落空。服從志愿有利于防止不應出現的落選問題。因此,在填報志愿時,服從志愿不可忽視,特別是對競爭能力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
但是,當考生一旦填報了服從志愿,就有可能被未完成招生計劃的任意一所高校或專業錄取,那么考生就失去了被下一批次高校錄取的機會。所以在這里提醒考生填報服從志愿時,一定要慎重。同時需要說明的是,由于上線考生多于招生計劃數,總會有一部分考生落選。因此,并非所有填報服從志愿的考生都一定會被錄取。
考生志愿的梯度應合理配置
同一批次的院校中,各個院校的名氣、實力不同,教學水平、教育資源、教學條件不同,師資力量強弱不同,招生專業的“冷”、“熱”不同,學校所處地域不同等,使得同一批次院校的錄取分數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分數高低的梯度,決定了各類院校的順序與位置。如果考生志愿梯度配置不合理,第一志愿如果未被錄取,其他志愿可能就會不起作用,會使考生失去在同一批次被錄取的機會。
為做到有適當的梯度,有兩點需要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加以考慮:一是盡量了解以往該批院校的錄取情況和院校、專業之間形成的自然梯度。二是同一院校的不同專業之間也要按“冷”、“熱”拉開檔次。三是名牌大學和生源充足、熱門院校填寫第二志愿一定要慎重。
(責任編輯:張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