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要防“六大禁忌” 忌從熱從眾
隨著高考的結束,如何填報志愿將成為眾多考生及家長的關注焦點。每年錄取結束后,總有一些上線的高分考生因填報志愿不合理或是盲目性“出局”。在此,本報經過對成功的學哥學姐及高三帶班老師的采訪,為廣大考生列出填報志愿的“六大禁忌”,希望對大家填報志愿有所幫助。
一忌 高分低填
分析:一些考分較高的同學,由于自信心不夠、害怕報的人太多出現撞車情況,而不敢填報自己所中意的學校及專業,導致最終錄取結果不如意。這些考生往往對自己所處的高分段整體情況、報考學校招生情況不了解。
支招:填報志愿前,要多方收集了解報考學校的招生情況,可以將該校近幾年的招生情況做個統計分析,同時要關注本省高分段考生人數、填報意向,以便準確填報。這些信息都可以通過老師、當地媒體及網絡中輕松獲得。
二忌 低分高填
分析:這類考生由于過分的樂觀或是心存僥幸,抱著賭博的心理填報,寄希望于別人不報或是撞車,再不就是希望招生學校降分,最終導致失利。考生的這種填報心理不切實際,學校錄取分數線的劃定是根據每年的報考人數及生源質量整體考量后制定的,因此一般都是合理而科學的,除非是學校擴招,否則降分的幾率比較小。
支招:放棄賭博僥幸心理,根據自己的分數,參照錄取學校幾年的錄取分數線,客觀填報志愿。
三忌 從熱從眾
分析:一部分各批次錄取線上下的考生,宜出現從眾及從熱盲目填報現象,即看到與自己分數差不多的學生填什么也跟著填什么,或是在這個分數段內盲目選擇熱門學校、熱門專業,最終導致自己名落孫山或是所錄非所愿。
支招: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喜好,然后對錄取線在本分數段上下的學校及各招生專業進行一次系統的分析與比較,同時了解一下別人的填報情況,在學校與專業愛好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樣失誤率會大大降低。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