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冷門專業?
考生和家長希望選報一個社會需求旺盛、行業“行情”好的熱門專業,這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這就可能意味著畢業時好分配,工資待遇高。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賈玉亭認為,選“熱門”一定不要盲從要冷靜。首先要因人而異,每個考生都有自己的特點,人與人沒有絕對相同的,要考慮自己所選擇的專業是否切合實際。高考的熱門很多,但并不是每個熱門都適合于你,你要想獲得成功,就應該學會選擇那些適合于你的專業,有些專業的畢業生雖然在社會上很“搶手”,但如果你對該專業缺乏濃厚的興趣和愛好,高考中不屬于你的“長項”,或者將來要從事的職業與你的性格氣質特征不甚相符等等,也不宜盲目選報這類“熱門”,而且熱門專業往往都是高分考生,以后此行業中必然人才濟濟,這也就意味著將面臨激烈的競爭。
還要因時而異。90年代初,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經濟管理之類的專業是相當“熱門”的,可是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原來熱門的專業現在不那么熱了,有的甚至變成了就業難的冷門專業,像原來的“黃金專業”IT專業,現在也出現了人才過剩的現象。而以前一些頗受冷落的專業,像師范、農業經濟、畜牧、園林等專業,如今卻在不少地方變成了搶手的熱門專業。 衡量一所學校或一個專業是不是“熱門”,最主要的應該看社會對它的需要程度,看用人單位對它培養出來的人才是不是歡迎。但所謂的“冷”與“熱”也都是相對而言,沒有永遠的“冷門”,也沒有永遠的“熱門”。如果某個專業長期后繼乏人,那就極有可能成為將來的熱門;如果某些專業大家都來擠,反而會成為以后的冷門。其實,這本身就體現了人才市場的變化規律,如果要選熱門專業也要把眼光放長遠,不是選熱門專業,而要選熱門職業。
(責任編輯:張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