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好高考志愿 莫被“熱門”誤導
如果說高考是一場真槍實彈的較量,填報志愿則是另一場智慧的比拼。如何填好高考志愿?14日下午,由團市委、市青少年宮與晨報聯合舉辦的“小時候·晨報名師課堂”在市青少年宮A101教室開講,本期主講嘉賓——湖北省高考志愿填報專家、市學科帶頭人、武漢一中教導主任龔紅安老師,與兩百余位考生及家長進行面對面交流。
“現在名氣越大的大學,就業形勢越好。萬一上不了名牌大學,哪些學校和專業將來好就業呢?”有家長提問。“孩子考得還不錯吧?”龔老師笑言,把將來就業是否有優勢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為次要因素考慮的,往往是那些很有把握被錄取的考生。他說,不考慮就業因素報考大學肯定不可取,但有些家長把就業因素看得過重,而忽略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很可能得不償失。
“千萬別被眼前的熱門所誤導。”龔老師稱,和炒股一樣,職業“冷熱”變換很快,當你認為某個專業很熱時,經過四年的學習,它也許就慢慢變“冷”了。另外,即使是社會需求很大的專業,如果做得不開心或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樣也容易被淘汰。他建議大家在填志愿的過程中,要適當考慮就業前景,同時還要問問自己的興趣所在。
“小伢蠻糊,不曉得到底想上什么樣的學校。”有家長表示,本想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填報,可孩子態度搖擺。龔老師表示,暫時拿不定主意很正常。家長可以先幫孩子縮小報考范圍,再“糊”的孩子都有一個基本取向。
一般而言,填報志愿有四種取向:地域取向。考生對特定的地域有一定的喜愛度,比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可多收集這些地域的高校資料,如歷年錄取的分數、在本地的招收人數;院校取向。考生如對某些院校格外崇拜,就要對這些學校歷年的錄取分數進行研究,再來確定自己的填報方向;專業取向。把讀某個專業視為第一要素,就要弄清自己喜歡的專業是否為某院校的強勢專業,不同院校的同類專業學術研究方向不一樣,考生和家長要注意;經濟取向。每所高校,每個專業收費情況都不一樣,要考慮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
莫只顧擇校不重專業
“非名牌大學不上,不管讀什么專業!”有這種想法的考生不在少數,尤其是一些心高氣傲的“尖子生”。對此,龔老師奉勸大家,如果僅僅是為了炫耀和光彩,獲得的是暫時的“面子”,得到的可能是終生悔恨。
到底是選高校求名氣,還是挑專業求實惠?龔老師的觀點是,能進一所好學校固然好,整體的氛圍能讓人受益無窮,應予珍惜,這時應淡化專業。但如果不夠進這類學校的條件,則可以首選自己喜歡的專業,掌握一門好“手藝”,為擇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科學評估專業冷熱
龔老師說,有關專家對1395名在讀大學生的調查顯示:有95.1%的人對自己的專業“沒什么感覺”,有21.6%的人認為是“勉強就讀”,有3.5%的人對所學的專業“十分不喜歡”。其中很多專業都是經濟、貿易、計算機等報考時的熱門專業。
“專業的冷熱都是相對的,而且不會一成不變。”龔老師說,首先,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需求導致就業形勢不斷變化,今天的熱門專業明天可能是冷門專業。從最初的數理化熱到后來的外語、外貿熱,再到后來的財會熱、管理熱、政法熱,到目前的計算機熱、通信熱、電子熱,就反映了專業的冷熱程度在順應市場經濟、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的要求下不斷變化。其次,專業的冷與熱還反映在許多熱門專業是建立在冷門專業基礎之上的,學好這些冷門專業,轉入熱門專業非常容易,如學好數學專業,轉入計算機、電子信息、經濟類等專業難度不大,而且還大有益處。
龔老師鼓勵大家,只要有能力,即使是不對口的專業,也會找到好的工作。相反,如果認為自己進了個好專業而不努力,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
志愿填報拉開梯度
無論哪一個批次,第一志愿的填寫都相當關鍵,第一志愿的錄取率一般都在70%左右,重點院校的錄取率更是接近90%。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應當主要參考自己的成績填報。龔老師說,強調第一志愿重要,并非否定其他志愿的作用,一旦第一志愿落選,那么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就起作用,考生在填報其他志愿時,也應給予足夠重視。
如何做到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兼顧一般?龔老師說,要拉開檔次,形成梯度。考生在確定第一志愿后,其他志愿應由高向低自然下排,不要“平行”,更不要“抬頭”。所謂“平行”指的是前、后兩個志愿在同一檔次,分數相差不多。“抬頭”指的是后一個志愿比前一個志愿高。如實力中等考生第一批本科志愿的第一個志愿報外地一般重點院校,而第二批本科志愿的第一志愿填報本市很熱門的二本院校,第三批高專第一志愿又報非常熱門的學校里的好專業,這種填法很容易造成考生最后落榜。
巧用招考政策實現反超
今年湖北省的高招政策發生了一些調整,新增一些優錄項目。比如:農村獨生女考生報考湖北省屬高校時,可以在其高考文化成績總分基礎上增加10分投檔,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再比如:恩施州、十堰市及宜昌市五峰縣和長陽縣的考生(以高考報名號為準)報考所在市、州高校者,神農架林區的考生(以高考報名號為準)報考十堰市、宜昌市、恩施州高校者,可以在其高考成績總分基礎上增加20分投檔,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考生和家長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要認真閱讀有關高校的招生章程,盡量有效利用優錄加分政策,達到反超的目的。
家長:踩線生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
龔紅安:一是可考慮填報同批次或高一批次的軍事、公安、師范類院校;二是可填報國防生;三是可填報低一批次院校的較好專業。
家長:我的孩子想報共建生,請問要注意什么?
龔紅安: 根據今年的高招政策,調整武漢市與在漢8所部委屬高校合作建設招生計劃錄取政策和辦法。合作建設招生計劃錄取設多個院校組成的平行志愿,不再設第二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檔規則從高分到低分投檔。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由往年的錄取學校調檔線下20分,調整為第一批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投檔時間在高校面向全省招生計劃一志愿投檔之后、二志愿投檔之前。
(責任編輯:張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