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遠眼光”高分考生避免與名校擦肩而過
平行志愿雖然增加了考生進入理想高校的機會,但因為只有一次投檔機會,考生也面臨退檔就會落榜的風險。因為志愿填報不合理,高分考生“掉”出本一批次的情況每年都有。本篇選取典型事例,為考生及家長分析個中原因。
背景解讀
高分考生最終被本二院校錄取,壓線考生卻成功進入本一院校,每年高考中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發生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考生填報志愿時,沒有對自己和所報的學校分別進行準確定位、填報沒有梯度等造成的。
考生被退檔的主要原因多是總分偏低的正常退檔。其次,不少考生的專業不服從調劑,也是造成退檔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各高校在本一批次投放的專業少則10多個,多的有近百個,而考生在志愿表上只能填報6個,部分高分考生甚至只填1至2個熱門專業,或者輕易填報了“不服從專業調劑”,導致高分落榜。
此外,報考省內高校、省會高校、沿海高校等地域性選擇,也是造成高分考生落榜的重要原因。以去年為例,南京地區的高校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招生行情普遍火熱,投檔線的整體水平要比其他地區高一大截。
大學水平與所在地域無必然關系
去年高考,我市一考生小李(化名)投檔分為390分,特征分超過本一省控線20多分,抱著一定要在經濟發達地區上大學的想法,這位考生選擇的都是南京高校。但去年的投檔情況是,南京高校投檔分都相對較高,除了高收費的中外合作辦學外,基本上在平行志愿階段都完成招生計劃。最終,這位考生與本一院校失之交臂,被某本二高校經濟專業錄取。白白浪費了自己的高分。
與省內院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北、西北、西南等偏遠地區,以及華中等內陸地區院校投檔線偏低,不少是壓省控線招生。去年,我市另一考生小張(化名)的特征分剛好就是省本一的省控線330分,他的投檔分則是356分,抱著沖擊本一的想法,小張將眼光投向東北,被長春理工大學廣告學專業錄取。
專家分析:放遠眼光綜合考慮
市招生辦主任張春成說: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尤其是江蘇省的高校這些年來的投檔線一直居高。也許是江蘇考生越來越濃的戀家情結所致,其結果自然是抬高了家門口院校的錄取門檻。而一些辦學條件一流、師資設備完善的院校,因地域因素而備受冷落,中西部地區院校常出現生源不足,個別院校甚至無法完成招生計劃。例如,西部的一些高校雖然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或“211工程”、“985工程”院校、或有多個國家重點學科,且近三年來在我省招生的錄取分數相對較低,超過一本線十幾分甚至幾分即被錄取的大有人在。
其實,把握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才需求特點,才能有的放矢地選擇真正利于自身發展的學校和專業。不論在哪里上學,只要是優秀畢業生,在哪兒都受歡迎。
要從眾多的外省高校中,選擇中意的高校和專業,要注意多多了解,細加分析。還有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是,考生在讀完本科后,是繼續深造還是就業?如果傾向于繼續深造,應該選擇那些研究型的大學和有碩士點、博士點的學科;如果傾向于就業,則應該更多關注學校的行業背景、就業基地和專業的應用性。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