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孫山怎么辦?(2)
對于準備再考的孩子,家長應該幫助解決如何復習功課的問題,就是抓住孩子以往知識學習的薄弱環節。例如,那門功課丟分最多,失誤之處又出在那幾個關鍵問題上?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是建立在善于正確總結經驗的基礎之上的,只有找到薄弱環節,吸取失敗的教訓,才能有針對性的填補知識缺陷,才能高效率地取得復習效果。這一點對于考試分數接近錄取線者尤為重要。同時,有的還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相應的準備,如:鍛煉遇事不慌的自制能力;提高身體素質;正確分析形勢,保守估計分數,科學合理填報大學和專業,克服志愿選擇上的偏見,等等。爭取讓孩子在明年考出更好的成績,圓上大學的夢。
雖然說考上大學,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能促使他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但是決不能說沒有考上大學的孩子就沒有出息,就沒有前途。古今中外多少光彩奪目的人才,很多不都是來自于大學之外嗎?同樣,他們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如國外的愛迪生,高爾基,莎士比亞,易卜生等,中國的毛澤東,聶耳,肖楚女,葉淺予,蔡祖泉等。不能說高考落榜,就眼前一片黑暗,對于那些為了追求上大學目標,而付出了艱辛勞動的考生,高考落榜誠然是一次挫折,但能以一次勝負論英雄嗎?能因一次小小的曲折去熄滅心中的希望之火嗎?所有高考落榜的考生,不妨放眼看一看,今后腳下的生活之路還很長,也很寬,沒有必要沮喪或失去信心。
其實,高考落榜也并不都是壞事,它能使你得到一次鍛煉,找到自身的不足,激發你勇往直前的勇氣。任何挫折和打擊往往使人在逆境中更加奮起,更加堅強,更加聰明,能奮斗成才。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一生坎坷,她說:“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有幸運,我鼓勵自己,用盡所有的力量去應付一切,我要用我的毅力去占上風。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這種精神只有在逆境中同困難作斗爭才能產生,往往比順境更有力量。唐代文學家王勃有句名言:“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意思說人在窮困的情況下,不能放棄自己崇高的志向。立下志向,這是奮斗的前提,成功的先導。
上大學,是一條通往山峰鋪滿荊棘的“羊腸小道”,容不下千軍萬馬并駕齊驅。在我國目前的經濟和文化條件下,高等學校招生仍有限,大多數青年榜上無名是常事。怎么辦?無論堅持再考,還是自學成才,都需要理想和信心,需要有同困難,挫折斗爭的堅韌不拔精神。這是一個新的考試,是一場面臨比高考試卷更嚴峻,更有意義的試卷。上大學與自學,在目前來講,各有短長。大學學習條件優越,但其課程設置,有的專業時常和社會脫節,大學畢業生用非所學的問題還未徹底解決,畢業后幾年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也比比皆是。固然上大學,有正式文憑,是走向社會,尋求職業的敲門磚。但如果你立志成才,以獲取知識為唯一目標,想真才實學,不慕空名,那又何必盯著一塊大學招牌和一紙文憑?當前,社會為青年自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各種廣播,電視,業余大學,函授教育等全面發展,各類教育手段和知識已面向全社會開放。在知識面前人人平等,人類科學文化完全屬于任何有志于學習的人,不上大學可以自修大學,沒有名位的人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再說國家也承認具有同等文化水平的人享有同等學歷。
據說目前國內有些外資企業,更喜歡招自學成才的人,因為這種人有毅力,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有獨特的見解和創造力,而對于雖有正式大學文憑的人,如果試用量才不行,照抄魷魚。雖然說,我國當前有些政府部門和組織部門,國有大企業等,只認文憑不認人,無論提干,還是安排重要工作,只看文憑,不看德與才,挫傷了一部分自學成才者的積極性,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陳規陋習必將被革除。自學考試現已為廣大自學青年成才架設了一座通天橋,愿所有高考落榜的考生家長,積極鼓勵自己的孩子自學成才,積極鼓勵孩子鼓足勇氣,不畏曲折,刻苦自學。即是參加了工作,也鍥而不舍。只有在自學之路中灑下辛勤的汗水,勇攀知識山峰的人,就一定能獲得知識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