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單獨招生:一場別開生面的“高考”(2)
多一條途徑上大學
最近一段時間,張衛明正忙于給單獨招生錄取的新生寄發入學報到通知書。他說,學校是從2007年開始獲得試點資格,當年學校的單獨招生名額是統招計劃的5%,為128名,吸引了2150名學生報名。第二年則是3100人角逐260個名額。今年在設置英語成績與高中會考成績等前提下,仍有2410人參加單獨招生的選拔。
高職單獨招生曾是面向中專、技校、職高畢業生單獨組織的考試、錄取。從2007年以后,這種考試形式發生了改變,普通高中畢業生也可報考高職單獨招生,中專、技校、職高三種畢業生也能參加普通高考。
據介紹,參加單獨招生主要是平時成績在三本與高職邊緣的學生。他們努力一把或許能考上更好的大學,否則上了高職分數線,不一定能進入自己理想中的高職院校、專業學習。另外一部分就是具有某方面專業潛質、熱心工程技術、希望掌握一技之長的考生。
較之高考“獨木橋”以分數論英雄的局面,高職單獨招生不再唯文化成績獨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蘇志剛介紹,單獨招生的考試內容不會比高考容易,但把學生平時成績作為參考,再取語文、數學、外語文化課程考試成績的一定權值,加上面試、測試的得分,作為選拔、錄取的重要條件。
蘇志剛舉例說,單獨招生測試樂器修造專業學生有沒有專業潛質時,首先看你手指的靈活性。其測試方法是學生在一個布滿25個大小不等孔的圓盤中,用鑷子夾一根根針按從左至右,再自上向下的順序排好。如果考生手指不靈巧,將來培養出來的學生怎么去修鋼琴呢?
建筑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不一定會到建筑工地抹灰砌墻,但這所學院在單獨招生中除了看看學生立體幾何的功底外,還要學生手持磚塊測試穩定性與平衡性。“這是最起碼的職業要求。”蘇志剛說。
當然,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職業潛能測試并非千校一面,而是因校而異,各個專業不盡相同。據一些院校介紹,工科如機電、模具類的專業,會減少自我陳述環節,因能說會道的學生不一定就能干好這個專業工作,相反,會檢驗他們對圖紙的辨別能力。但對旅游管理、中英文秘等專業,則重點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與管理、協調能力。
北京市房山區女生馮雅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不是特別理想,但她非常喜歡音樂,擅長表演技藝。第一次參加高考落榜后,她選擇繼續復讀,在高考前她報名參加了北京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單獨招生。在三四百名考生中,以第八名的綜合成績被錄取。她說:“這次我體會到了成功與自信。”
單獨招生不是自由招生
“越是給高職院校放權,越要注重自己的聲譽。”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管平說,陽光招生是實現單獨招生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
社會上部分家長片面地把單獨招生理解為院校自主權大,錄用誰、不錄用誰,自己說了算。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趙永良處長強調,單獨招生不是自己招生,更不是自由招生,它代表國家行使招生權力,有著一套嚴格、規范的執行程序與監督機制。
但是,社會上對高職單獨招生存在很多誤解和偏見,甚至高考過后新聞媒體發布的填報志愿預警內容中,很重要一項就是警惕單獨招生騙局。不少考生家長說,自主招生是重點大學選拔優秀人才的一項創新制度,高職院校的單獨招生是不是坑人、害人的“山寨版”?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