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考高職冷熱搭配 第一志愿優先更突出
今年,廣東高考報考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全省共有64.4萬名考生報名,比2008年增加2.9萬人。按省招生辦相關規定,今年將有七成考生可被錄取入各類別批次的高等院校。其中,被一本線、2A類高校錄取的考生人數將超18萬人,占被錄取考生比例30%;剩余超過60%的被錄考生將進入2B、3A以及3B類院校。由于絕大多數考生群體將被錄取進入2B批次以下、3B批次以上高校,因此高職類院校的志愿填報尤為值得重視。
第一志愿優先更突出
不同于本科類院校,高職類學校專業方向的指導意義更大。選什么專業,就意味著“吃哪行飯”,第一志愿優先錄取原則更為突出。在一些辦學條件相對成熟的高職院校,多年承辦的傳統專業往往招生旺、就業暢,“扎堆”報考情況也較多出現。因此考生應結合自己的成績,與選擇院校及其相關專業往年的招生錄取線作認真比較。分數徘徊在錄取線左右的考生,第一志愿宜填報其他相對較“冷”專業,盡量避免上線落選的情況。
另外,關于第一志愿外的其他院校及專業填報,由于不同的高職院校會存在不同的梯度設置政策,考生報考要充分了解清楚相關規定,善加利用政策以增加錄取機會。例如,有的高職院校明確提出梯度差分錄取方法,即在第一志愿之后的多個志愿,其錄取分數線將較前一志愿有小值分數遞減。對于這種錄取方式,考生就要仔細做好分數較為貼近的專業方向填報。但未必每家院校都實行梯度差分錄取方式,對于不實行的院校,考生應該盡量拉大差距,使專業“冷”“熱”配搭,為專業間留足“落差”。
關注“崗前培訓”所在地
高職教育的根本就是就業。在高職高專類院校的學習過程中,理論掌握與技能培養是結合得非常緊密的。選擇院校的專業方向,實際上也就是選擇一種技能,為日后走上社會培養一技之長。選擇專業填報方向,首當其沖的是要考慮專業方向是否符合考生興趣愛好、特長偏向,以及在日后步入社會時是否能以此專業為對口就業方向。選對了專業方向,考生才能更好地實現日后學習過程中學得滿意、學得起勁。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考生、家長在考慮專業時,會以該專業往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就業薪酬水平作為關鍵的比較因素,這是一個誤區。由于高職類學校從入學到畢業期間為期三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定行業人才需求的“冷”與“熱”、就業情況的好或壞,在數年間仍存有變數,專業的選取還應從多方面進行考慮。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