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拋出巨額獎學金 良性競爭還是功利主義?(2)
“20萬也好,30萬也好,學校在財政預算許可下,都擁有決定獎學金額度的自由。”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韓映雄這樣告訴記者,吸引優秀生源,是每一所大學都渴望的事情,這樣的初衷下,只要是合理、合法的做法,都無可厚非。針對網上有人提出“為了20萬放棄北大、清華讀浙師大”的質疑,韓映雄說,無論是選擇傳統名校的“附加值”在未來能夠提供的長遠支持,還是更看重20萬元帶來的眼前利益,都是學生的自由。重要的是,已經是一名成年人的高中畢業生,必須懂得如何為自己的選擇擔負起責任。
重獎下的“勇夫”,有沒有
“學校應當有決定獎學金的自主權,這無可厚非。”華東師范大學招生辦主任周鴻說:“但我不知道這20萬元重獎究竟能吸引多少優秀的考生?因為現在的大學生人生目標很明確,他們選擇高校最看重師資力量、科研能力,以及自己長遠的事業發展目標。從20萬元重獎的生源對象看,這一分數段的學生很有可能進最頂端的大學,也許他們不會沖著20萬元改變自己的大學理想。”
上海不少高校也有新生獎學金,而師范類學校還可以招免費師范生。以華東師大為例,免費生不僅可以免學費,還可以免住宿費,另外每年還有10個月的生活補貼,每月400元。四年大學的各類減免和補貼總數將近5萬元。如果學習優秀,還可以爭取二三萬元的獎學金。以這樣的幫扶力度,相信學生完全可以圓他們的大學夢。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