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不該炒作 尖子生經驗值得借鑒
我覺得,狀元不該炒作,但狀元的一些學習方法、經驗,還是應該好好總結,值得廣大考生甚至我們成人借鑒、學習。
在談到自己的成功時, 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寧少陽說,“自己很少買輔導書,只要跟著老師的節奏復習就可以了。”而文科第一名劉庭梅則直言:“跟著老師走,聽老師的話!”(6月23日北京晚報)
不難看出,“聽老師的話,跟老師走”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共同經驗。而我們一些考生所欠缺的,恰恰正是這些。
高中生處在青春期,也是性格“叛逆期”。“自以為是”是絕大多數高中生的共性。有人認為老師的節奏不適合自己,有人認為老師講的不是自己最需要的,便自然出現了“走自己的路,讓老師去說吧”的主動離隊情況。
高考尖子的成功,可能有“偶然”因素,但沒有過硬的本事,想蒙個狀元也絕非易事。不管他們的“一次性成功”是不是貨真價實、名副其實,但能獲得這個頭銜,至少說明他們的日前學習成績領先,學習方法科學先進。
一個學生,一生中和高考打交道,也許就是一兩次。而老師,卻可能是十次、二十次,甚至更多。學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老師卻是對經驗的反復積累和校正。所以說,“聽老師的話,跟老師走”,可以使自己少走彎路,更容易抵達成功彼岸。
“三人行,必有我師”。不光對高中生,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聽老師的話,跟老師走”這句話都很受用,都是自我成功的重要法寶。這點,無論是應對高考還是其他人生大考,概莫能外。這應該才是高考尖子帶給我們最大的經驗收益,需要我們珍惜、借鑒,時刻牢記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