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畢業生為適應新環境 忙補“淑女課”(2)
課程開始后,楊博宇先讓學生們當眾朗讀一段課文。學生們的聲音都很小,但是隨著教學的深入,聲音開始大起來。整個教學的高潮部分是每個學生上臺進行一段激情演講,題目是“我和我喜歡的人”,記者注意到,他們已經完全放開了,說話聲音大了,而且還配有手勢。
在其他教室里,記者看見有的學生在學習彈鋼琴,有的在學唱卡拉OK。楊博宇說:“我們要利用一個假期的時間,讓‘宅男’、‘宅女’有大變化,讓他們活潑起來。”
調查考試后發現缺乏溝通技巧
為什么要參加這樣的課程呢?一位家長坦言:“我真為孩子擔心!我家條件很好,孩子從小不用表達什么,我們就把他要的東西準備好了。這幾年一直讓他學習,一個高三補課我們就花了10萬!現在孩子終于考上大學了,可他天天在屋里玩電腦,幾乎連話都沒有,我發現孩子對異性表達有問題,而且不敢在眾人面前講話。我希望通過一些訓練,讓孩子外向一些。”
一位正在學唱卡拉OK的女生告訴記者:“我高考成績是562分,這幾年我一直在學習,幾乎每個假期都在補課。高考結束后,我們舉行了一次同學聚會。大家去KTV唱歌時,我發現自己會唱的歌只有幾首,而且全都跑調。我想,只要我學習一下專業技巧,我也一定能成為‘麥霸’,多一個技巧,我會更被人喜歡。”
調查中記者發現,沒有溝通技巧,成為高考生的通病,而且很多家長都認為“高分低能,藝術修養在孩子身上體現的不多”。
意義讓分數與藝術修養共同提高
對于“修養學堂”教育的流行,記者采訪了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模特教育系的石月主任。她說:“從課程設置上看,‘修養學堂’實際上是普通的藝術基礎課程,里面有影視表演、舞蹈基本功、流行歌曲表演等。普通人學習后,對個人的藝術修養能有一個小范圍的提高。”
另外,石月主任說:“現在我們的教育確實存在分數與素質脫離的現象。其實很多時候,藝術修養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例如德國的父母不認為給孩子留下多少財富是最重要的,而是認為孩子應該有藝術修養。我們不用讓孩子成為藝術家,只要了解藝術,會一些基本的就可以。如何讓音樂、舞蹈走向孩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和實踐的話題,我們應該讓孩子的分數與藝術修養共同提高!”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