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勉強上大專還是復讀取舍因人異(2)
市民小奇認為,無論是掌握知識還是就業,復讀都沒有必要。他認為,本科和大專都是大學文憑。大學在哪個學校讀都一樣。是不是人才不是看在哪個高校就讀,而是看自己的努力。而從就業方面而言,招聘單位更看重畢業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和實際能力。
市民龍華也表示,目前高考已經不再是天下學子追求的唯一。在他看來,從今年全國84萬應屆高中畢業生放棄高考,到技工學校的重新崛起,從“唯高考論”到多種選擇,高中畢業生面臨的選擇機會越來越多。即使高考落榜了,未來也可以充滿光明。
某培訓中心負責人周老師則肯定了復讀的好處。“一來可提高考生成績,使其考上個好的大學,進入一個好的發展平臺——去年深圳一個文科狀元不就是復讀生嗎?二來復讀一年,也可改變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
劉先生曾經復讀一年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他以自身經歷提醒那些有意復讀的學生:“如果你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覺得自己非常有潛力,那么,你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重新揀起高中的課本,再讀一年。但不管選擇哪條路,你都千萬不要因為高考失意而泄氣,因為人生的路還很長,你施展的機會還有很多。同時,希望這些考生的父母和老師,能給他們多些理解、多些幫助。”
專家觀點:“復讀并非明智之舉”
那么,考砸了的考生到底有沒有必要復讀一年、來年再戰呢?招生考試專家、高中任課教師和心理輔導老師分別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建議。
我省資深的教育招生考試專家、市教育局副局長范坤認為,考分不如意的考生應該盡量把志愿報好,特別是填報時注意本科、專科相結合,爭取能被錄上。無論被哪所高校錄取,都應該盡量讀,畢竟眼下我們的高等教育資源不能完全滿足需要,高中生也不可能個個上大學。范坤從招生考試的角度不贊同復讀,“特別是這幾年在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省高考制度、命題標準不斷改革,明年還將實行高考方案改革,課程和考試模式都會發生變化,這勢必對高中教學產生影響。所以,與應屆生相比,往屆生沒有太多的優勢。”
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高三文科重點班班主任、歷史教師徐怡華同樣認為“復讀不是明智之舉”。從教二十多年的徐老師說,面對自己帶過的高考失意學生,她從來不建議他們再花費一年時間重來一場高考。因為“本科教育僅僅是起點,成才的路還很長”。另外,在徐老師看來,對于現在的“90后”來說,高考已不再是唯一的出路。“有越來越多的同學考慮直接出國留學。還有一些同學在大學期間,再找機會出國留學。”
(責任編輯:杜嬋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