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技術考試要不要報考
浙江省新課改高考方案公布。“方案”中明確:2009年高考分類設置考試科目,其中第三類基本對應現有的第四批高職、高專院校選拔考試要求,報考這一批次院校的考生,在繼續考語、數、外幾門課的基礎上,增加技術考試,側重測試技能型能力。
即將到來的10月18日,技術考試將拉開帷幕。據了解,參加技術考試的大多是普通中學高三的中等或中下的學生,當然也不乏一些中等偏上的學生。他們中間有些人對自己的學業成績水準拿捏不定,對是否要報考技術考試很困惑。
成績中偏上,技術考試是為“雙保險”?
高考是一個人生重要的轉折點,誰都不愿錯失任何一次考試機會,也不愿放棄任何上大學的可能。最近在各普通中學高三年級中調查發現,一些中等生尤其是中等偏上的學生對于是否報考技術考試很迷茫,雖然有些人已報名參加了技術考試,但要不要考還是十分困惑。還有些學生干脆三類高考全都報考,既讀選修模塊,又讀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
“我年級排名150名左右,像我們這樣成績不尷不尬的學生,新高考的壓力還是增大了。”杭十中高三(5)班的學生謝君說,“十月份的第一次技術考試報名參加了,而且應該還會報考第二次。技術考試考的都是理論知識,像背歷史一樣,對文科生來說也許會好一點。我學理科,所以有些壓力。不過考兩次總比考一次好,我想第二次考試成績應該會好一點。”
而另一位高三學生小胡則沒有報名技術考試,他認為,技術考試是針對報考四批院校的學生的,他相信自己能上三本線。“就當是對自己的又一次挑戰吧,不然高中三年就白讀了,如果這樣,還不如當初去念職高。”
只是像小胡這樣自信的高三學生并非主流。據調查,一些中等生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只要增加選修模塊考試就行了,成績一般或不穩定的,還是選修模塊和技術考試“通吃”。因為自己最后能考多少要最后才能見分曉,“多場考試”是為了保險些。
成績究竟屬于哪一檔,一時難區分
在全科會考基礎上的分類測試、分批選拔是我省新課改高考方案的一個特點。這樣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自主選擇權,有利于學生量力而考,減輕相當部分學生的學習和考試壓力。
而杭州某中學高三年級段主任朱老師卻覺得,新高考出發點雖好,但實際操作可能并非那么簡單。“新高考提前將學生分成了三類人。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除‘3+X’外,還要增加60分的選修模塊考試,一個模塊兩本教材,6個模塊就相當于學生要多讀12本書,但新高考對他們的影響也許還不是太大,最受其影響的該是成績中等或中下的學生。因為對這部分學生來說,成績好與不好很難明確區分開,猶豫之下,有些學生報考了自選模塊,有些報考了技術考試,還有的是兩手打算,兩頭都報考。另外,對成績差的學生來說,新高考也讓他們負擔加重。因為不論是學生自己還是家長,總希望能最后拼一拼,爭取考上本科線,為此他們要繼續讀文綜或理綜課程。但另一方面,學生又擔心自己萬一考不上本科線,那么進四批院校也好,畢竟也是上大學,所以他們又要報考技術考試。”
一些高三老師認為,在高三階段,學校一時很難區分學生的成績水平究竟在哪一檔次。因為高三一年中存在很多變數,有些學生的成績還不穩定,老師不敢說,家長也不了解,學生自己更是不清楚該選擇哪一類高考。所以他們就用‘腳踏兩條船’的方法以策萬全,但這種考法,很累!相比專攻一科考試而言,學生的注意力也較容易分散。
建議:讓學校和學生一起來衡量學業水平
針對學生對自己學業水平界限模糊的現象,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認為,學生的學業水平如何,學校里的老師應該是最為清楚的。當自己拿不定主意時,可去咨詢下學校老師的意見。此外,學生也要充分衡量自身的學業水平,對自身的學習狀況要有一個定位,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高考方案。當然,對于學習成績上本科院校有點懸的考生來說,最好報名參加技術考試。
該負責人認為,新高考提供多次考試機會,實行平時考試,從長遠的眼光來看肯定是一個趨勢。它有利于緩解“一次考試定終身“的狀況,可以降低一次考試偶然性因素的影響,減少因一次失誤而無法反映考生真實學業水平的現象,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考試心理壓力。而新高考的推出之前雖然經過充分的調研,但它畢竟只是代表了多數人的意見,它在實施過程中使部分老師和學生產生一些困惑也屬正常現象。
(責任編輯:杜嬋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