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2010年可能縮減在江西招生計劃
2010年,北京大學可能會縮減在江西省的招生計劃總數,而且在自主招生名額上也可能會對江西進行嚴格控制。江西省的生源質量一直被北京大學看好,總體生源質量在全國考生中始終處于中等偏上,北京大學為何打算對江西考生舉起“利劍”進行“打壓”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進行了采訪。
今年北大在贛招生人數減少
北京大學2005年至2006年在贛錄取人數超過百人,2007年也接近百人,2008年為70多人,而今年只招收了66人,為歷年最低。
張飛舟介紹說,北京大學減少在江西招生名額,并不是江西的生源質量下降,也不是上線考生數不足,而是今年北京大學在江西省的投檔比例采取了100%投檔,沒有在贛擴招一人。而往年北京大學在江西錄取時,一般都執行120%的投檔比例,即在原定招生計劃的基礎上,會對江西考生進行一定比例的擴招,從而錄取更多的江西考生。
六考生轉投他校讓北大“很傷心”
對于北大今年為何不肯在江西擴招,張飛舟教授顯得有些激動:“致使北大作出調整,純粹是源于江西個別考生的‘背信棄義’。”經了解,在今年參加北大自主招生選拔資格考試中,共有34名考生獲得了北大自主招生資格,在最終獲得錄取資格且第一志愿填報了北大的考生中,有六名考生放棄了最初的選擇而轉投了其他高校。而在這些“流失”的獲得北大自主招生資格的考生中,有全省第二名、第三名、第六名及第九名的考生,占據了全省排名前十位中的四席。
校方看法
自主招生高校與考生不對等
張教授表示,目前自主招生對高校有太多的約束,達到條件考生報考了一般就要錄取,而考生卻相對自由,這就造成部分考生與家長心理上有優越感,一旦考生成績優秀,即便參與了某校自主招生且獲得資格,也可能不遵守最初的約定,而是看哪所學校出的條件優厚就投向哪所學校。而優質生源“流失”不但給學校帶來損失,浪費學校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對空缺的自主招生名額校方不會遞補,從而造成指標浪費。
(責任編輯:杜嬋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