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備考:高考二輪復習重點(2)
下面幾點是要大家注意的地方:第一個是高考說明的使用。高考的說明是最能體現當年高考的目的以及形式的依據。但是對于高考說明的使用有許多的誤區。那么在我們跟命題組專家交流的過程當中呢,他們也提到因為他們年年參加命題提到什么呢就是說這個考試的內容和要求在高考說明當中呢,也就是指的每個知識究竟是 A 、B 、C 也就是,是知識型的、理解型的、應用型的。究竟是對哪個知識的要求。其實這個部分不需要太多的關注。因為必定是穩定壓倒一切。也就是說這個每年的變化地方特別的少。每一次小小的改變他們都要字斟句酌。因為他們要對這個變化負責責任所以這個地方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每年的都差不多。你拿出幾年前的和現在的比較,變化都不多,但是哪一部分是,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的呢,就是里面的典型例題部分。一般來說比如說明年的高考說明在下半年應該是我們的高考說明,就會出來了,所以這個時候要認真的看看典型例題的部分,雖然里面的例題是前幾年的高考真題。當然也會有一些形式的變化會出現一些新的試題那么,這些與高考的品味度是非常高的。所以這里面的知識呢需要我們重點的關注它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是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這是非常直觀的。
第二個我就是想談一談知 就是知識和技巧的相互關 的問題。也就是說,比如說在二輪復習當中呢要注意對知識的理解呢要達到更高的層次跟第一輪的復習是不一樣的。然后呢,根據聯合國經濟與發展組織他會把知識分為四類,這里沒有黑板,我沒法寫,那么我說的慢一點大家記一下,分成四類,第一類呢,比較低級的知識叫做 KNOWWHAT 這個知識叫做什么呢叫做知道,是什么這里的知識呢叫做事實性的知識,這個知識呢是比較低層次的。什么意思呢?比如說我們在很小的時候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觀察到的這些都叫做事實性的知識。告訴我們的我們知道了這個叫做事實性的知識。第二個叫做 KNOWWHY 這個什么意思呢?這個叫做知道是為什么,這個叫做原理性的知識,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光知道是什么,我們還要知道為什么。第三個層次呢叫做 KNOWHOW 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怎么做,這樣的只是叫做,技能性的知識,也就是我們不止看到了、理解了而且我們還要知道怎么去用。第四個叫做 KNOWWHO 什么意思呢?就是知道誰用知識,是字面的理解 ,是實際上呢,這個叫做探索性的知識。我們要知道從什么層次去獲得知識,很多人比如說會碰到問題,不會解決怎么辦呢?百度啊 GOOGLE啊,對吧?這可能使他們能碰到問題解決的唯一的方式對不對,這就是他,不怎么知道如何來獲取知識,這同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我們對于知識水平和知識的層次畫一個圖的話如果橫軸是知識的水平,是剛才我提到的那幾個知識,縱軸是我們所說的知識的層次,剛才我講的這個順序呢,就是逐變、遞變演變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最初呢,我們認知的肯定是事實性的知識,然后才是原理性的,然后是技能型的,最后才是探索性的他們的知識層次在逐步的升高而每從一個知識層次提升到另外一個更高的層次的時候,都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但是這個積累的過程肯定是非常痛苦的,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你總感覺自己在努力,但是沒有事實性的提高。但是不要怕,量變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定會發生質變的。當你自己都感覺不一樣的時候,那就是真正的發生了變化就不一樣了。
那么對于高考來說他應該處在一個什么樣的要求呢?就是對于我們來說,所以剛剛大家也就為什么呢在這個地方來講解,就是很有可能在我們的學習過程當中以及一輪復習的過程當中,那么這個時候我們的知識也就僅僅可能達到了知道是什么、為什么的這樣一個境界 但是對于高考來說呢,它基本上是介于技能型的知識和探索性的知識之間這樣的一個狀態。也就是說不僅要知道怎么會用,而且還要知道怎么樣去靈活的運用。所以這就是對于高考的要求,所以在二輪復習當中呢就是在提升你知識層次的一個過程。所以要完全要以高考真題為例,如果想要知識呢在高考當中輕松的使用,這就涉及到知識和技巧之間的一個相互關系。那么在考試當中呢大家都知道最寶貴的是時間,如果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規定的題目,那么即使你的知識掌握的再好,是不是也很難讓自己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呢?對不對?你知道的 都沒有寫上去有什么用啊。所以,對知識不僅要懂而且要會用,不僅要會用而且要會巧用,怎么樣巧用呢?也就是說這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也就是今天要講的問題,這種所謂的巧用其實就是對于考試規律的一個精準的把握。
我們大家都知道對于新東方這樣的學校呢可能最初就是來源于出國考試,像托福、GRE這樣的出國考試,對不對?那么他最核心大家覺得值得信賴的部分呢,也就是他們對考試規律這樣的一個把握。其實我們現在對于中高考的這樣一個研究呢也是同樣基于這個方面。其實包括給學生最大幫助地方除了我們幫助學生進行的一輪二輪復習之外。那么對于考試規律的把握,也是我們研究的重中之重,比如說,我們根據考試的真題,對于若干年來,考試真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會根據試題的出題的難度。它的頻率會根據它的相關度以及他所考察的具體的內容我們會對他進行分析。那么這個東西從真題中來到真題中去。所以大家要記住了,對于知識的把握不能僅僅是懂了,還一定要會用而且一定要會巧用。然后核查自己究竟是知識方面的欠缺還是技巧方面的欠缺呢。這里告訴大家一個非常簡單也非常好用的方法,比如說你拿到一個高考級別的選擇題,如果你能夠一下子判斷出來錯誤的選項,一下子判斷出來錯誤的選項,這個時候呢,你的技巧已經達到了就像在新東方,托福這樣的題目,如果是聽力的題目,在沒有做聽力的時候,如果沒有放錄音,你至少能夠作對百分之七十的題目。這就說明你對考試規律的把握已經非常的準確了,對于中高考來說是一樣的,如果一眼能夠看出錯誤的選項,說明你的技巧方面沒有問題,如果說是我告訴了你正確的選項,但是正確的選項你仍然要思考,需要去判斷,需要去驗證的話,這個時候就說明,你的知識部分出現了問題。就是說你的積累還不夠,所以這兩個方面的問題,你還需要去測試一下究竟是知識方面欠缺的比較多還是技巧方面欠缺的比較多 當你的知識積累達不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你不可能達到技巧和對考試規律的精準把握,好這是第二個方面第三個方面就是從做題訓練方面。同樣的是跟第一輪的復習不太一樣的地方二輪復習主要是做高考真題,因為只有真題才能最為反應高考變化的趨勢,但是真題的數量有限,對不對,大家說我就能找到十年的題目,已經不少了,對吧?但是我可能一個禮拜的時間就做完了。但是怎么樣來理解這個問題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說高考的題啊,不是說做完了題目就結束了。那我們說過了,你如果要在高考中有良好的表現,那么就是一定要對考試規律適合的研究,我們能做的很多。我們可以把題目進行分類,對吧?我們可以根據它的難度分吧。我們可以根據它的頻率分吧,我們可以根據它跟高考真題的匹配度分吧,而且我們不光是把題目分析透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當年的考試說明中的典型例題部分,也把它給分析透了,那就是一張高考的卷子啊,對不對。所以說,這個跟考試有多大的匹配度,大家去做一下就知道了,這個事情我是經常在做,所以才敢拿來跟大家講,所以說一定要記住所以這個時候呢,當然也可以做一些模擬題但是一定記 模擬題永遠替代不了真題的。它模擬的作用就是說當你對高考真題有了精確的把握,對于知識和技巧方面你能夠做到完美結合那么模擬題唯一的作用就是讓你在這兩個方面之間再進行不斷的練習,熟能生巧,達到這樣的一個境界。好這是二輪復習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