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2010年高考英語完形填空高分策略(2)
5.完形填空的第一句都是完整的句子,并且每篇文章都有一個主題。
如果學生能在考試中把握到高考完形填空的這一特點,就能夠對文章有初步的了解,樹立全局意識,并且對于梳理上下文脈絡,抓住文章的主旨也大有裨益。
二、完形填空題的解題方法和高分策略
1. 語義優先于語法原則
由于文章的開頭部分一般不設空格,而是對所選短文的題材和可能涉及的內容作簡單的介紹或提示,并且單純的語法題幾乎從該題型中消失,如果一味按照語法規則來選擇答案,就陷入了答題誤區,因為幾乎每一題的四個選項都符合語法規則;理解文章的大意并結合語言結構對每個空格作出正確的判斷,方為上策。
2. 詞內選項句內找原則
從近幾年的高考原題來看,近義詞或詞組的辨析正成為考試的熱點。四個選擇項要么都是詞義相近的名詞單數或復數,要么都是近義動詞的同一時態等,只能根據上下文的語境作出正確的選擇。如果提供的四個選擇項詞義相差懸殊,則上文或下文肯定有答題提示,有時第一個空格要讀完全文才能回答。以2003年高考上海卷第一篇完形填空為例,短文開頭提到農民們生活艱難,正尋求新的賺錢方式,隨后就說“除了種植新品種的谷物外,還有一些賺錢方法,其中最不同尋常的就是賽羊了。”該考題為空格提供了四個選項,都是形容詞性,A項是“共同的,普遍的”;C項是“靈活的”;D項是“非法的”。只有B項“奇特的”符合上下文的語境。農民不是靠種植谷物而靠賽羊來賺錢前所未聞,當然是奇特的賺錢方法了。本題當屬句間項考題。
3. 四遍法原則
考生正確的答題步驟應該是:首先跳過空格通讀全文,了解短文的大意及文章的體裁,同時將一眼就看出答案的幾道題答出;第二遍是答題的關鍵,考生應一個個地去推敲,切忌按題號順序答題,不能確定的先跳過去,先易后難是答題原則;第三遍是通篇考慮,把一些上下文聯系很強,甚至牽涉到段與段之間邏輯關系的困難空缺填好;第四遍是檢查,做完后再通讀一遍全文,從整體把握文章的意思,修正與全文不相稱的選項。
三、平時的練習方法和提高途徑
良好的完形填空成績主要表現在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良好的語法功底,有人說,"得閱讀者得天下"。完形填空也不例外。培養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做到:
1. 要以意群,語義為單位讀,不要逐詞逐句地認;
2. 要借助視覺掃讀,不要手指唇動或無聲心讀;
3. 要從頭至尾,一氣呵成,不要頻繁回讀;
4. 要直接理解原文,不要逐詞逐句地心譯;
5. 要利用上下文和構詞法猜測生詞,推測出句意,不要頻繁查閱詞典;
6. 逐步擴大視距,要縱式快速閱讀,不要橫式賞析細讀。
高三學生的訓練量應保持在一個星期6篇題目,每次完成三篇,時間控制在每篇14分鐘之內。做題之后注意總結和徹底查清單詞的辨義,同時輔以必要的語法書作查缺補漏之用。完形填空題型只要經過科學的訓練,相信同學們會得到長足的進步。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