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狀元總結易錯點(化學)一
易錯點1 忽視相似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易錯分析:在復習原子結構的有關概念時,一定要區別相對原子質量、質量數等概念,如易忽視相對原子質量是根據同位素的質量數計算得出,相對原子質量與質量數不同,不能用相對原子質量代替質量數計算質子數或中子數。還有要區分同位素、同素異形體等概念。在討論質子數與電子數的關系時,要分清對象是原子、還是陽離子還是陰離子,避免因不看對象而出現錯誤。
易錯點2 忽視概念形成過程導致理解概念錯誤
易錯分析:在復習過程中有些同學易混淆膠體與膠粒概念,誤認為所有的膠體都能吸附離子,形成帶電荷的膠粒。實際上,蛋白質、淀粉等有機大分子溶于水后形成的膠體不能形成帶電荷的微粒,也不能發生電泳現象,原因是溶液中沒有陽離子或陰離子(除水電離的微量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外)。再者蛋白質膠體在重金屬鹽溶液中發生變性,在一些金屬鹽溶液中由于其溶解度的降低發生鹽析。
易錯點3 忽視物質成分與概念的關系
易錯分析: 如純凈物的原始概念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發展概念是“組成固定”的物質,擴展了純凈物的范圍,如結晶水合物的組成固定。從同分異構體角度考慮,分子式相同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因此學習概念時要理解基本概念的發展過程,用發展的觀點看概念的內涵。中學常見的“水”有重水、鹽水、鹵水、王水(濃鹽酸、濃硝酸以體積之比為3:1混合,濃度不確定,組成不確定)溴水、氨水和氯水等。
易錯點4 混合物質組成的幾種表達方法
易錯分析:復習物質組成的表達式,如分子式、化學式、結構式、結構簡式、電子式等,一要采用比較法找差異,如有機物結構式與無機物結構式差異,如無機物氮分子的結構式不是結構簡式。二要掌握一些特殊例子,如書寫次氯酸的結構式或電子式時氧原子應該在中間,而不是氯原子在中間。
易錯點5 熱化學基本概念與熱化學方程式不能融合
易錯分析: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要注意以下四點:(1)看是否為表示“燃燒熱、中和熱等概念”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限制可燃物為
1 mol,產物為穩定氧化物,也就是燃燒熱對產物狀態的限制。(2)化學計量數與燃燒熱成正比例關系。(3)一般省略化學反應條件。(4)化學計量數特指“物質的量”,可以時分數。(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