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狀元總結易錯點(化學)四
易錯點16 不熟悉元素化合物的典型物理性質和實驗想象導致推斷元素錯誤
易錯分析:導致這類題推斷錯誤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1)對一下典型化合物的結構、性質不熟悉。(2)物質性質與物質結構不能聯系取來推斷,缺乏綜合思維能力。做好元素推斷題要重點要掌握以下內容:(1)短周期元素原子結構特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短周期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結構,如晶體類型,特別是形成多晶體結構,典型實驗現象。如硫在空氣中、氧氣中氧氣中燃燒的想象不同;(3)學會運用整體思維方法,將題目中的信息與問題中的信息結合起來推斷;(4)積累一些教材中不常見的化學反應。
易錯點17 機械運用平衡移動原理,忽視多條件變化
易錯分析:對于可逆反應中多因素的變化,可以采用假設法分析平衡移動的結果。以改變體系的壓強為例,先假設平衡不移動,只考慮壓強變化所引起的容器體積的變化,是否使物質的濃度發生變化,若物質的濃度發生變化,則化學平衡會發生移動。若物質的濃度不發生變化,則化學平衡不發生移動。
易錯點18 化學反應基礎不牢,不會辨析離子能否大量共存
易錯分析:解答離子共存問題要抓住以下幾個要點:(1)顏色問題,要記住一些典型離子的顏色。(2)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幾個主要原因,特別是溶液的酸堿性問題和氧化還原性問題是很容易出錯的。
易錯點19 不會熟練運用守恒原理分析離子濃度關系
易錯分析:任何電解質溶液都存在三個守恒關系:(1)電荷守恒,即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2)物料守恒,根據物質組成寫出物料守恒式;(3)質子守恒(即得到的氫離子總數等于電離的氫離子總數)。質子守恒可以由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關系式推導。
易錯點20 不清楚電解原理,導致產物成分判斷錯誤
易錯分析:理解電解原理并熟悉掌握陰、陽離子的放電順序是解答此類易錯點的關鍵。在電解時,如果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電極上的放電往往會導致電極附近的溶液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關系,導致產物的不同,進而會引起電極附近的溶液的pH發生變化。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