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擬實行高考報名社區化 報名不經學校
“未來的成都還將試驗高考和學校培養脫鉤的‘高考報名社區化’。”10月25日,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婁進,在成都市召開的規范辦學工作會上稱,實行“高考報名社區化”后,學生的報名和成績從此都不再經學校之手,學校也不再做學生的高考成績統計。
在此次成都市規范辦學工作會上,婁進亮出了該市旨在探索高考報名制度改革的新舉措。他說,明年起實施新課改,成都將逐步給校長“松綁”,擬將高考報名社區化,即高三畢業生在學習完高中課程后,可留在原來學校復習,但要自行回到戶籍所在地(或街道、社區)報名參加高考。“由此讓學校擺脫壓力而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此語一出,立即在成都教育領域引發激烈爭議。
當地一些教育專家認為,高考報名社會化有多種利處:考生報名不填寫畢業學校,高考成績自然就不和學校掛鉤了,也找不到學校成績的排名表;區域政府沒有學校成績統計,自然也不能給學校以成績排隊;學校可以按素質教育理念辦學;學生可以健康成長。
“高考報名社區化,既是為校長松綁,更是為學生減壓。”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校長肖明華說,但他同時又擔心,如果此舉僅僅只是在成都實行,那么很有可能產生另一種不平衡的教育競爭。在他看來,也“只有全省統一,才能最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關鍵還是靠治本”。成飛中學校長吳成光認為,就現實來說,無論是社區還是教育部門,學生的高考成績終究會被家長、學生口口相傳,哪所學校升學率高是瞞不住的。
在此之前,國家有的省市也曾準備推行高考報名社區化,可在實踐中由于遭遇太多阻力而擱淺。這些阻力包括高中教學如何評價;可能導致教學大滑坡;高考報名怎樣保證其公平公正;街道、社區等相關部門是否配合等。而這一“阻力”同樣在成都見到。
成都成華區一街道辦姓徐的干部認為,將高考報名拿到本身工作就十分繁雜的社區里,有些不太現實。他說,高考報名是高中畢業生一件“人生大事”,此項工作既非常重要又很細致,靠現有社區工作人員恐難擔負重任。
事實上,在準備實行“高考報名社區化”前,成都市教育局對有可能遭遇的阻力已完全預料到,但卻沒有動搖其改革的決心,正如婁進在該市規范辦學工作會上斬釘截鐵地說的那樣:“高考的指揮棒不改,素質教育就很難實施”下去。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