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2010年全面拉開序幕 政策五大變化(2)
2010年自主招生5大變化
A。
首次對往屆生放行
每年的高考大軍中,往屆生往往是肩上負擔最重的一群。
軍校生,特長生,自主招生……一旦貼上復讀的標簽,往往意味著和這些升學機會已經絕緣。不過,今年起,自主招生開始破冰,不再排斥往屆優秀生源。
記者翻閱各高校自主招生簡章發現,已有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天津大學四所高校,不再刻意強調“只招收應屆畢業生”。這意味著,在高校生源爭奪戰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名校已經將目光投向往屆生里的優秀生源。對于往屆生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機會。因為在筆試和面試的經驗方面,往屆生往往更加具備優勢。
B。
降分優惠最高30分
自主招生的一項錄取原則是,預選上考生第一志愿必須報該試點院校,且高考成績須達到該校規定的水平方予以錄取。一般來說,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為通過自主招生資格的考生所設立的高考門檻,為該校在當地投檔線以下20分以內,以保證自主招生的“貨真價實”。
今年,北京大學的降分優惠,最高達到了30分。獲得該校“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的學生,可以享受這一優惠。根據已經遞交至北大的申請材料,全國將有近百名高三考生有望被北大降30分錄取。
C。
新增4所高校具備資格
具備自主招生資格高校從一開始的22所擴大到今年的76所,其中絕大多數為部屬高校。而2010年這一隊伍再次“擴軍”,4所高校獲得自主招生資格。
分別是:云南大學、廣西大學、貴州大學、蘇州大學。至此,全國自主招生院校達到80所(院校名單及自主招生章程詳見河南考試信息網)。
隨著自主招生高校不斷增多,自主招生名額在各高校招生計劃中所占比例也越來越大。通過自主招生考試跨入大學門檻的考生也在6年間翻了6番。
D。
高校聯合招生成績互認
聯考,也成為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變革的一個重要舉措。
清華大學、中科大、南京大學、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五校首次聯合實施自主招生考試,成為擺在高三學生面前的升學“頭道大餐”。
5校將共同組成專家組,完成部分筆試科目的命題和閱卷工作,而考生不必再為多報考而折騰,只需在本地參加一次考試,就有機會獲得這5所大學中至少2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資格。
E。
高一、高二學生也能提前搶票
可以說,今年自主招生一個最顯著的不同在于,高校開始通過鼓勵高一、高二學生報考,試圖“放長線釣大魚”,提早1到2年爭搶高中優秀生源。
武漢大學今年就規定,高一、高二學生也可以參加該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和面試,如果獲得入圍資格,則校方承諾為考生保留這一資格1~2年時間。也就是說,當該考生進入高三后,不必再參加該校當年的自主招生,就能順利入圍,通過高考就可以被該校錄取。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