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浙工大首次申請自主招生 中等學生機會更多

2009-12-03 10:34:22 來源: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2月03日訊 據《今日早報》報道記者日前獲悉,浙江工業大學作為我省唯一一所由教育部與浙江省共建的高校,已向教育部提交自主招生資格申請,成為省屬首所欲推自主招生的高校。昨天,記者又聯系了其他省屬高校招生處,相關負責人都表示雖然學校暫無申請自主招生權的計劃,但如果浙江省內高校擁有招生自主權,肯定是一件好事。    

同時,杭州一些高中校長表示,如果省內高校也有招生自主權,那么希望能惠及更多的特長學生。因為從北大推行的校長實名推薦制結果看,能惠及的只是少數重高的“全才”,事實上他們也完全有能力通過高考進北大。省屬高校如能自主招生,希望在層次上有差異,真正讓一些有特長的孩子進入合適的大學,因為自主招生的本質是“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浙江工業大學

申請自主招生

今年6月底,浙江省和教育部共建浙江工業大學的協議在杭州簽署,標志著浙江工業大學成為省內首所省部共建高校,也預示著浙江省希望改變省內只有浙大一所“211”高校的局面。

業內人士稱,雖然沒有“硬杠杠”,目前教育部批準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幾乎是清一色的“211”。

昨天浙工大招生辦負責人姚鵬老師向記者表示,學校確已向國家教育部提交自主招生權的相關申請,但能否獲批尚未可知。

姚老師表示,學校申請自主招生資格,是希望今后有機會讓一些有特長、但在高考成績上未達到學校錄取線的孩子進入學校,“除了普通高考,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表示,其實浙工大往年在招生過程中也有推出針對部分特長生的優惠政策,“比如一些擁有專利、專著或者特長的學生,只要高考達到學校錄取分數線,我們就保證其志愿專業錄取。”不過,仍有一些“偏才”,學校覺得其在某些學科方面應該是可造之才,卻因為跨不過高考分數線的門檻,與學校失之交臂。

不過,相對于北大的自主招生政策,姚鵬老師表示,省內高校自主招生的定位和層次肯定會有所差異。不過由于自主招生咨格尚未獲批,相關的招生政策、方法也都仍有待商議。

省內高校是否

更應惠及“偏才”“怪才”

就省內高校是否需要實行自主招生這個話題,記者分別采訪了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招生負責人,目前省內除浙工大外,暫無其他高校向國家教育部申請自主招生資格,不過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如省內高校也能擁有招生自主權,肯定是件好事,有利于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2003年,省內部分高校已嘗試過一次自主招生。

浙江工商大學招生辦負責人呂躍良老師表示,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自主招生的“門檻”其實還是有些高,“如果學生能過這些‘門檻’,其實通過高考報考我們學校基本沒有問題。”而有些學校認為有某方面才華的學生,還是被擋在門外了。

浙江理工大學招生就業處負責人高建明表示,自主招生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需要花很大的成本去建立這個體系,其實每個學校都希望通過自主招生招到優秀質量的生源,但也擔心高考之后,自主招生“相中”的學生因為獲得了更好的成績“遠走高飛”。他表示,2003年時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招生負責人呂金海老師表示,現在大家關注的自主招生,結果多少還是有點“名不符實”,他認為,教育部推行“自主招生”政策的本意,應是“不拘一格選人才”,讓原本無法通過高考途徑進入大學的人才上大學,而目前幾所國內頂尖大學所接受的,依然是各高中推薦的“全才”,沒有自主招生政策,他們照樣能進這些大學。

中等水平的學生將有更多機會

目前,全國擁有自主招生權的高校有80所,據省教育考試院統計,2009年共有58所高校在浙江投放了自主招生名額,總數約為600名,但這些高校的自主招生名額大多“定點投放”到了各大省會城市的優質重點高中。

這意味著,還有很多非重點高中的學生,其實享受不到自主招生的待遇。

對于省內高校也想實行“自主招生”的想法,杭城的高中校長們大多反應平靜。

“這對打破目前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局面來說,肯定是有益的嘗試。”浙大附中校長尚可認為,任何學校都有相應層次的學生,如果省屬高校中也有學校實行“自主招生”,那肯定會有更多的學生受益。

杭十一中校長張慧慧認為,自主招生的選拔和錄取過程,本身對學生就是一種鍛煉,“像北大、清華等名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很少惠及我們學校,那么,但如果省內院校也推行自主招生,那我們的學生上大學的途徑和機會就會多得多。”“如果省屬高校能推行自主招生,那不同層次學校的學生都將獲得更多機會,因為即使在重高,也并非每個學生的目標都是清華、北大。浙工大等高校的自主招生,對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而言,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今年北大新推行的“校長推薦制”,全國39所有推薦資質的高中,最后推薦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全才”,因為不少校長存在這樣的顧慮:萬一推選上去的“偏才”和“怪才”,最后因為高考總分不夠,沒被北大錄取,豈不是砸了學校的牌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省屬高校也實行“自主招生”,是不是更有可能招到“偏才”和“怪才”呢?畢竟這些學校的分數線,不像北大、清華那樣遙不可及。

“省屬高校推行自主招生,想法上確實不錯,前幾年好像就有學校試行過,似乎沒能繼續實行下去,所以,關鍵還在于自主招生政策的落實。”杭七中校長樓平認為,即使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最后還是要經過高考,所以在選拔時除了綜合素質,成績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我們學校每年考上浙工大的學生還是挺多的,如果浙工大也實行自主招生,對學生來說,不但機會更多,也能盡早明確目標。”

“在現行的中學教育體制下,偏才、怪才畢竟是少數,像韓寒這樣的,多少年才出一個?當然,如果有,而且大學又愿意招收,這樣的改革當然是有意義的。”尚可校長說。

●記者手記

怎樣才能

不拘一格選人才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一名省內高校負責招生的老師打了個形象的比喻:“錢鐘書當年自主招生時數學考15分,如今高考肯定上不了名校;而依據現在北大的自主招生制度,尤其是校長推薦制,他更沒希望了,因為現在自主招生選拔的最后結果,都是全才。”

當然,推薦自主招生對象的高中也有難處,如果推薦的“偏才”、“怪才”出了閃失,高考發揮不利,學校將可能承擔很大的輿論壓力,“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人們也常常擔心自己遭遇潛規則或者不公平,而普通高考相對而言,仍是相對公平的一種模式。”

自主招生的本意,是“不拘一格選人才”,讓原本通過高考無法進入某些高等學府的人才多一個渠道成材。如果現行的自主招生制度是給那些原本有能力考入名校的學生加個“保險”,那顯然并沒有實現其全部意義。

省內高校如果和北大、清華一樣定位,期待通過自主招生爭取“頂尖”生源,顯然并不現實,反倒可能出現花大成本“相中”的學生,卻因為高考發揮良好而“另謀高就”的遺憾。那么,省內高校的自主招生的“優惠”條件有沒有新意,主要面對哪一層次的學生,又能吸引到哪些“偏才”、“怪才”,可能更加要花腦筋。

所以在采訪結束時,不少高校和高中老師都提出了兩個意思:一是只有錯位競爭、分層競爭,省內高校才有可能通過自主招生招到心儀的學生;二是只要過程、結果公平公正,老百姓最終都能接受自主招生這種形式。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日韩AV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伊人青青久精品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最新久久激情免费视频 | 日韩v国产v欧美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