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2010年招收怪才偏才 三本成績有望被錄取(2)
觀點碰撞
疑慮中學校長:標準難定,鑒別不易
四川大學的“雙特生”招生政策一經出臺,立即在我省高中師生及家長中引起熱議。
根據要求,川大要求“雙特生”提供中學校長的親筆推薦信,但對于“雙特生”的標準,不少中學校長覺得“難以界定”。
“什么樣的學生才是偏才、怪才、奇才?學校以前沒有評價過這類學生,也很難對這類學生提供一個統一標準。”鄭州一中副校長葉玉昆說,根據分析,四川大學此次要招收的“雙特生”,“應該擁有非常人所擁有的才華”。他說,如果有學生愿意參與這次嘗試,學校絕不會為難學生,“但不好鑒別是不是屬于‘雙特生’,學生如果拿不出證書、著作之類的硬件,也可現場表演,由學校領導集體判斷。”
鄭州四十七中校長郭勤學說,這一招生政策對于這類學生來說是難得的喜訊,但究竟什么樣的學生屬于“雙特生”,還需要學生自薦以及由班主任推薦。“如果有學生要求推薦,學校會先了解學生的特長后予以推薦。”他說,校長的推薦信也是代表學校對高校的承諾,必須保證所推薦學生真正具有較高水準。
河南省實驗中學有關負責人說,從政策上分析,四川大學在最終錄取時,前兩類還是要看考生分數,第三類破格錄取的學生要具備出類拔萃且已取得較大影響和較高水平的專業成就,“從這一條來看,幾乎對于河南省95%的考生都沒有意義。”他說,具備“較大影響”也需要有一個標準,什么是“較大影響”,什么又是“較高水平的專業成就”,這都很難用明確的標準來界定。“這些看起來簡單的要求事實上要求很高,能夠符合這些條件的考生,估計在全國也寥寥無幾。”
興奮偏科學生:高考“曙光”,猶如看到
昨天,在接受采訪時,一位高三學生非常興奮。他說,自己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太理想,但他的文筆不錯,還曾出版過小說作品,“我覺得我應該屬于在某些方面有著一定才能的學生吧。”他說,和他一樣在某些方面有著特殊才能的同學不少,比如,有的同學表演的魔術特別精彩;有的同學用文言文寫作文很厲害……“如果只走高考這一條路,像我們這些學生很難進入一所較好的高校。”
喜憂參半老師和家長:改革很好,公平咋保
在昨天的采訪中,老師和家長對此持贊成和反對態度的各占一半。
一些家長認為這一政策不錯,他們認為,單純以成績來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高考模式早應該改革,錄取偏才、怪才,這無形中給了更多學生進入優質高校的機會。“過去高校錄取能夠破格,如今為什么不能?”
也有些家長提出擔心:偏才、怪才普遍思維結構不完備,會不會影響發展的后勁。而更多的擔憂則來自于錄取的標準與公平透明。
一些老師對此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由于對這類人才缺乏評判標準,在目前的國情下,著作、成果,都可以通過關系或是金錢購得,這對于更多有門路的家長來說,會不會成了另一條為孩子進入高校的捷徑?
我省一位教育界人士對此也提出擔憂,他說,這一招生看似簡單,其實非常難。這和高考規定一個錄取分數相比,有更大難度:首先沒有一個統一的錄取標準,其次,如果沒有相應的嚴格監控制度,這類招生勢必難如人愿。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