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上半場復習收好尾 總結反思得與失
閔行二中 許織云上師大康城實驗學校 程立海
對于體育競技活動,“上半場”都至關重要,甚至對“全局”的成敗起到決定性作用,高考備考也是如此。高三上學期已經過去大半,你的“上半場”學習得怎樣?現在該到總結反思的時候了。
學期初計劃須堅持執行
計劃不是擺設,不是應景的裝飾,而是行動的指南,實現目標的階梯。因此,計劃制定了,關鍵在于執行與落實。比如語文學科,“上半場”的側重點就應該將第一學期的教材內容上完,把第二冊中的古文等與高考密切相關的內容提前上一部分或全部結束掉。期間,還要分散進行高考模擬的“實戰演習”,從中發現共性的薄弱環節,為第二學期的專項“攻堅克難”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饋與依據。
比如,對科技說明文、文化散文等類型題目解答方法、策略的梳理、歸結,要結合所學課本有關文本內容進行學習,對課內知識多重視,以課內知識遷移到課外題目的解答上來。因為,近一二年來的高考題目的設題與考試內容向課本回歸的傾向非常明顯,這也是個導向與信號——要關注課本,用好課本,再超越課本,跳出課本,先把知識學厚,再由厚到薄,將課本知識內化為自己的 “血肉”;還有對話題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專題寫作訓練;古詩文的背誦與默寫,包括初中已經學過內容的復習,以及課外內容的搜集、整理與傳授與掌握等。對于英語、數學等學科,也大致這樣。
總結反思得與失
在“上半場”的教學過程中,同學們都應該及時反思自己在教與學中的得失成敗,包括細小的知識點是否掌握,學習方法是否得當,時間是否合理支配,學習效率是否最佳……
與此同時,要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比如,每一學科應該各備一個“錯題本”,把做錯的題目分門別類地抄在專門的本子上,以便經常性、很便捷地拿出來溫習、鞏固,將當初錯的知識弄懂弄通,加深理解。另外,也為“下半場”甚至是高考前夕的應考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高考時,將各科錯題本上的內容復習一下,就是對曾經的知識“盲點”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全方位的“巡禮”與“殲滅”,這樣就能夠大大節約寶貴的時間:因為,盡管其他的知識點還有許多,但那都是已經掌握了的,無需再花時間去“炒剩飯”,而由此節省的時間可以用來養精蓄銳,也可以用來拓展新的知識。這種方法是歷年各省市高考狀元學習經驗的一致結論,屢試不爽,同學們對此一定要高度重視,就會事半功倍,富有成效。
一言以蔽之,“上半場”對整個高考的成敗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猶如音樂的定調,如果開頭就定調不準或跑調,其后就不可能演奏出賞心悅目、扣人心弦的美妙樂章來,正因為這樣,同學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慎重對待,惟其如此,才能夠迎來美好的結果與未來。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