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大學生稱前途迷茫
2007年9月16日上午,曹湘凡正式前往學校報到,經過13次高考,他終于圓了大學夢。再過幾天,41歲的大學生曹湘凡就要進入自己的“畢業年”了。日前,他給記者發來短信,聲稱“前景迷茫”。
曾13次參加過高考,被戲稱為“高考王”、“當代范進”的41歲曹湘凡,到最終也只能無奈的強調“對大學的夢想已經破滅”。曾幾何時對大學的那種憧憬、那份執著卻在臨近畢業時被現實抹殺的蕩然無存。這又有著怎樣的無奈和現實呢?
曾經的壯志凌云將他牢牢的綁在“高考”這個“最后的情人和救命稻草”上,這是無奈于謀生,人為了填肚子總會有一些超出常人的不太現實的思想;當然“高考王”的追求不限于僅僅的一個謀生,但無奈對滿意學府滿意專業的過于執著使得他屢戰屢敗。眼睜睜看著別人上了大學,而不愿意自己還是個高中文憑,甚至不體驗大學生活枉然于白走一遭。可以說那種傳統的廟堂思想使得他越挫越勇,也因此而摘下“高考史上最牛釘子戶”的桂冠。當然最無奈的現實就是讀了所專科學校,這跟初衷相差甚遠。
如今即將畢業只能無奈的感慨“對大學的夢想已經破滅”,因為何去何從的人生抉擇,因為大學教育的千篇一律,也因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他首先無奈的現實是他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應該都是公費上學且出來分工作分房,而如今大學畢業卻不能意味著什么,甚至連謀生都舉步為艱;作為一個豪情滿懷的“范進”他該何去何從呢?他自稱大學生活“暗淡無光”也可見其枯燥單一,原來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完美。如今年齡的限制、學歷的限制、法律專業的限制,將他排斥在“公考”的門外,也由此圓不了那個廟堂情節。法律作為公認的熱門專業當然有著大批的畢業生,那沒過“司法考試”可以說是一無是處。即將畢業的老曹也只能無奈的承認這個現實:“40歲是人生的黃金年齡,卻是找工作的黑色歲月。”
他的某種無奈、現實其實更多也是我們普通高考戶的無奈和現實,他這是真真切切的“一個人的戰斗”,并沒有一次的出師不利而班師,越挫越勇的精神但愿在往后的仕途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自然希望對如此執著的特殊畢業生懇請摘下有色眼鏡,因為年齡和學歷代表不了能力,而只是資歷罷了;當然我認為如此“精神可嘉”是并不可取的。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