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題“超綱” 中學教師無所適從
國內名牌高校自主招生考試本月中旬以來全面鋪開,蕪湖不少高三學生都趕去參加考試,不過他們考后回蕪的共同反映是“題目很難”、“很多超綱”、“競賽題多”、“來不及做”等。對于名校自主招生考題普遍存在的“超綱”問題,蕪湖的高中教師如何看待呢?
安師大附中高三理科實驗班的班主任老師認為,名牌高校進行自主招生,就是要選拔優秀學生,所以考題肯定會比高考(論壇)難,部分超出高中教學大綱也能理解,這樣才能拉開學生的層次。盡管考題大多“超綱”,但不同的大學會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專業特色、選材需求等來把握“難度”。比如剛剛舉行聯考的清華等五所名校,多以理工科見長,所以數理化考題中出現大量競賽題也不意外。根據參加考試的學生反映,各高校的特色測試相對更難,這也是符合高校自主招生本意的。當然,出題的難度也應有個度,如果難到大家都做不出來,還如何篩選學生呢?
采訪中,蕪湖不少名牌高中的教師認為,名校自主招生考題超綱會讓中學教學有些無所適從。近年來高校自主招生不斷擴容,很多高三學生想考名牌大學就必須挑戰高難度的自主招生考試。為了滿足學生參加自主招生的需要,保證升學率,高中教師必然要一手抓高考復習,一手研究自主招生考題,工作量與難度都在加大。而學生報考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也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鉆研高中教學大綱以外的知識和大學知識,一些學生一邊學高三學科知識,一邊自學大學教材,學業負擔更加繁重。因此一些老師認為自主招生考試出題大量“超綱”,并不是一種好的教育導向,只會讓許多學生不堪重負。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