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下的拼搏精神 高考生寄望于“拼命班”
2月16日,大年初三,早晨7點街上的行人很少。高三學生彭秉權飛快地騎著自行車趕往培訓學校,上他的第二天“拼命班”的課程。為了順利通過7月的高考,彭秉權決定利用過年這幾天再拼一拼。
上午8時到12時20分是數理化拼命班,休息一個小時后,13時20分開始到17時30分是英語拼命班。雖然7天下來要花1160元學費,但彭秉權認為只要能提高成績就值得。
而與彭秉權一起成為春節期間拼命三郎的,還有另外60多個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聽課的座位就按照報名的先后順序排,報名晚的只能坐在后排。小彭說,拼命班這個詞有點嚇人是嗎?其實對于進入高考倒計時的我們來說,就應該有拼命的勁頭吧。15日上午8時,記者看到60多名學生陸陸續續走進教室,教學樓空曠的走廊里可以清晰地聽見老師講課的聲音。
培訓學校的工作人員這樣向記者解釋:拼命班適合有拼搏精神,能在高壓的環境下提高學習成績的學生。至于為什么要在初二就開課,工作人員說,高考前每一分鐘都很珍貴,開這個班也是應了很多高考生的要求。
一位家長說,別人的孩子過年在家休息,但自己的孩子初二就開始補課,也心疼。至于孩子通過這7天的拼命能有多大收獲?家長們均表示不得而知。但一天166元的學費,讓家長們仿佛有了個精神寄托。
2月17日,記者再次來到這所培訓學校,學生明顯比15日多了很多。 6層教學樓所有教室基本都在上課。學校大門口,春季課程時間表已經公布,學生們正在咨詢和報名,準備參加從18日開始的新一輪拼命班。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