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補課之風漸濃 越減負學生負擔越重
如何走出“越減負學生負擔越重”怪圈
事件回放
“24天的寒假竟有16天在補課,這個假期過得太累了。”近日,虎門中學高三年級學生投訴說,寒假期間,虎門中學高三年級的補課時間不合理,年關在望才放假,春節剛過又開始補課,他們疲憊不堪。
前不久,溫家寶總理在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時談到了學生課業減負問題。他說:“我們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啟發他們的智力和能力,讓他們學會動腦、動手,學會做人。”
全國兩會,中小學生減負也成為多位委員和代表熱議的話題。事實上,減負在當前教育界絕對不是一個新話題。為了解決這個“痼疾”,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曾三令五申要求“減負”,屢屢出臺“禁補令”。
不過,遺憾的是,盡管年年喊“減負”,學生課業負擔重、學校節假日違規補課的現象仍是屢禁不絕。在教育界人士看來,要破解這一難題,必須抓住以分數論高低的招考制度這一“牛鼻子”。如果不改變現行的應試教育體制,減負將是一張“空頭支票”。
高考在即補課之風漸濃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虎門中學高三學生過得有點郁悶,24天假期竟然補課16天,不少學生叫苦連天。而在開學前夕,一些學生感嘆寒假作業太多,紛紛上網發帖“急征”答案。開學后,在東莞陽光網論壇里,關于學校利用節假日違規補課的投訴比比皆是,甚至有學生哀嘆連元宵節當晚都要自修。
中考、高考在即,補課之風漸濃。東莞某知名民校校長坦言,校董會給今年高考定了本科上線率比增8%的目標。為了完成這個難度不小的任務,補課也就成了常規招數。他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從內心里是抵觸補課的,但是在高考這個指揮棒下,我能獨善其身嗎?”談及此處,該校長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惡性循環受高考指揮棒影響
盡管不少校長都反感補課,但是在當前分數至上的教育評價體系下,給學生減負似乎看起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知道,地方政府需要高考成績贏得群眾信任,教育部門需要高考成績得到上級肯定,學校需要高考成績贏得聲譽,為來年招生、吸引優秀師資力量和獲得更多社會資源,而老師們需要高考成績來獲得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也包括獲得聲譽積累個人資本。
在這個怪圈里,補課似乎具有合法的正當性。“更何況,你不補,大家都在補,你豈不是吃虧了。”北師大翰林實驗學校初中部校長胡戰軍如是說。此外,讓他為難的是,自從去年下半年學校嚴禁節假日補課后,一些家長還打電話質問學校為什么不補課了,小孩成績退步了誰來負責?
胡戰軍認為,家長們的愿望很簡單,就是不想小孩輸在起跑線上,如果小孩考不上好高中,今后就難以考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在這個循環里,壓力自然而然傳導到學校和學生。
建立體系施行多元教育評價制度
在胡戰軍看來,要想改變學生課業負擔重的痼疾,必須改變當今以分數論高低的評價體制,建立多元自主的教育評價體系,不用一把尺子量眾人,大家才不會千軍萬馬去擠一條獨木橋。
南城東暉學校校長阮金榮也表示,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中,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成為重要的環節之一。但是如何真正走出“越減負學生負擔越重”的怪圈,需要出臺具體措施,形成有效地制度保障。不過,他也擔憂,應試教育一日不除,學生減負將是空談。“光是規定上多少節課,作業量多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要不然,學校有其他應對之策。比如,采取夏令營或冬令營的形式補課,家長也會把小孩送到校外的培訓機構。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