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志愿填報150問
一、必備基礎
1問:什么是高考志愿填報?
答:填報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選擇自己希望就讀的高校與專業時,按當地規定的形式向招生部門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決定所表達的書面意見。一般采取填涂志愿卡(表)的形式,北京、天津、廣東等許多地方已開始采取網上填報的方式。
2問:報志愿就是簽“大學錄取協議”嗎?
答:考生所填報的高考志愿既是。ㄖ陛犑、自治區)招辦投檔的重要依據,又是招生院校錄取新生的必要條件,F在各地一般所有批次的院校全部以考生統一填報的志愿(含征集志愿)為錄取依據,省市區招辦按考生填報的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沒有按。ㄖ陛犑小⒆灾螀^)招辦統一規定的時間和方式填報志愿的考生,不可能被院校錄取。在招生政策范圍內,只有考生與院校雙方都同意的選擇,才會圓滿實現。因此,填報高考志愿從實質上來說,就是考生與院校之間按招生規則進行雙向選擇所簽署的“大學錄取協議”。
3問:重考試、輕報考的危害在哪里?
答:作為高考招生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志愿填報,有許多人從重要性上將其稱之為第二次高考,也有許多人從技巧性上將其稱之為第二次高考,還有更多的過來人坦言“考得好不如報得好”,無論如何將其歸結為“七分成績定,三分志愿拼”是不為過的。高考志愿填報成功了,將會錦上添花使考生及家長心想事成,從而上個理想的、心儀的大學;而高考志愿“報砸”了,就不僅是事與愿違、“損分折業”這么簡單了,稍強一點的,上個不理想的大學或不如意的專業,就有可能使其心情郁悶、黯然神傷;遇到稍差的,就有可能是“由本到專”,甚至是“名落孫山”,足以使其改變人生、抱憾終身。
由此可見,掌握高招報考的技巧,成功填報高考志愿是多么多么的重要;而重考試、輕報考的危害無疑則非常之大。
4問:我國高考志愿填報有哪三種方式?
答:我國高考志愿填報的基本方式大致分為三種:猜分填報,估分填報,據分填報。分批次填報志愿的,有些是上述某兩種的結合使用。
2010年全國各地的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從目前來看是這樣的:北京市、上海市共2個直轄市是高考前猜分填報志愿,具體填報的時間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考試還未進行之前,故簡稱“猜分填報”;天津市、山西省、遼寧省、黑龍江省、河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6個省、市、區是高考后估分填報志愿,具體填報的時間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考試剛剛完成但考分究竟是多少還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故簡稱“估分填報”;其余共23個省、市、區是高考后根據分數填報志愿,具體填報的時間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試分數已經知道,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經知道,都可以做依據,故簡稱“據分填報”。這里,分幾次填報志愿的,以本科為劃分。
5問:何為高考后“據分填報”志愿?
答:對于高考后公布了考生成績,公開了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再填報志愿的方式,有的省區將其稱之為看分填報,有的省區將其稱之為出分填報,還有的省區將其稱之為知分填報。筆者認為,準確雖然準確,但似乎缺少了點什么;還有,全國對此稱謂也有必要加以統一;于是筆者將其稱之為“據分填報”。何為“據分填報”?其一,依據高考考分、某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和自己考分的排序定位,以及相關政策、信息、資料填報志愿者也;其二,筆者希望天下的考生進行高考志愿填報時都有理有據,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6問: 報志愿必知的是哪四條分數線?
答:第一條線是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錄控線或批次線又稱省線);第二條線是院校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第三條線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第四條線是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專業線)。
7問:為什么要了解錄取批次及其安排?
答:由于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錄取的高校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時錄取,將不同類型的院校分期分批進行錄取,由此形成錄取批次。分批次錄取既有利于不同類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除提前批外,批次越靠后,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會逐批降低,只要正確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順序的志愿之間的關系,前批次如果不能錄取,后批次仍有機會。
8問:什么是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答: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批次線或省線)是根據各。ㄖ陛犑小⒆灾螀^)考生高考成績水平和招生計劃,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錄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各批次、各科類的批次線都會不同,科類一般常分為文史類、理工類、藝術類和體育類等,文史類和理工類又通常分為第一批次(重點本科批次)、第二批次(一般本科批次)、第三批次(獨立院校和民辦本科院校)、第四批次(高職?圃盒#。批次線是確定考生錄取資格、執行招生政策的一個重要指標,院校一般只能錄取所在批次線上的考生,只有招投總分達到或超過批次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可能被投檔到高校,由高校選擇錄取。2010年至少有23個省、市、區的高考志愿在公布高考成績和批次線以后填報,這樣批次線可以更好地指導考生合理填報志愿。比如某考生的招投總分(含政策照顧分)達到了重點院校的第一批次線,就可以填報第一批次和以后各批次的志愿。(至于降分投檔那是特殊政策,另當別論。)
9問:劃分錄取控制線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答:劃分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批次線或省線)主要考慮了以下一些因素:① 各批次院校在各地的招生計劃數;② 全體考生高考成績總體水平和各分數段考生的人數情況;③ 按統計學規律確定的劃線系數,確保高校有一定的生源選擇余地,批次線上的考生人數要大于院校招生計劃數。綜合以上因素,經過計算機程序測算出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委批準后執行。
10問:錄取控制分數線能簡稱錄取線嗎?
答:有些媒體,尤其是一些在當地非常有名的大報和許多專業人士,經常將“錄取控制分數線”,簡寫或簡稱為錄取分數線或錄取線。筆者認為這是很不嚴肅和不正確的,希望能引起注意和重視。這是因為:其一,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官方人為所劃的幾條分數線,而不是當地考生自發報考而最終在學校的錄取過程中形成的分數線。其二,它的產生時間是在當地的投檔、錄取以前,而不是錄取以后。真正的錄取分數線則必須產生于錄取之后。其三,省級招生委劃出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目的,是為了有助于投檔,而不是學校的錄取。其四,他與客觀事實不相符合。學校的錄取最低分數線和各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數線,是完全可以高于或低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這是由學校的實際錄取情況所決定的。當然,通常情況是高于和等于。其五,媒體這樣簡寫或簡稱會對哪些不熟悉、不了解高考招生政策和招生常識的廣大考生和家長是一個誤導。其六,如果實在需要簡寫或簡稱,筆者認為何不將其簡寫或簡稱為“錄控線”呢!這可能要合適得多。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