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興趣填報志愿 高考生如何規避“被調劑”
調劑,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話題。“服從調劑”可以確保考生只要達到高校最低分數線,即使分數沒有達到所有填報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也能順利進入這所高校;但學生如果被調劑進完全不感興趣的專業,學習四年豈不是很痛苦?
事先規避“被調劑進不喜歡的專業”
一些家長就是否服從調劑“糾結不已”。對此,華東師大招生辦工作人員給出三條建議:
一,按孩子的“興趣”強度依次排序,填寫專業志愿;
二,如果鐵了心要進某所高校,建議選擇“服從調劑”;
三,從去年接近最低分數線的幾個專業中選擇孩子相對感興趣的專業,作為“保底專業”填報。
重專業還是重學校,要有選擇
考生和家長如果更在乎能否就讀心儀的高校,把專業放在第二位,專家建議,不妨在平行志愿時填上心儀的高校,最喜歡的當然填第一志愿,然后適當拉開學校間的梯度,但為了規避退檔風險,最好在一批次最后一個志愿填上“服從調劑”。
如果考生對某個專業領域有特殊愛好或有明確的學術志向,專家建議,在填報平行志愿時應羅列出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如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東師大等多所高校都有數學系這一專業設置,對數學感興趣的考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填報。如果確定專攻某個特定專業,填志愿時不宜服從調劑。
(責任編輯:李明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