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部分重點高校高考招生人數及新增專業一覽
![]() |
部門高校招生信息一覽
今年高考是廣東實施平行志愿填報的第一年。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校呢?為了幫助考生與家長獲取更全面細致的招考信息以及客觀權威的報考資訊,今年,本報再次聯合廣州市招考辦,在高考后、志愿填報前推出“陽光高考校園行”活動。
亮點一:在招考辦網站免費報名
記者從“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宣傳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今年“陽光高考校園行”活動,主要包括“走進大學城”、“珠三角校園行”和“走進華農大”三個系列。“走進大學城”將在6月20日舉辦,“珠三角校園行”活動則在6月21日~25日舉辦。
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陽光高考校園行”以學校為單位,家長與考生可在市招辦網站免費報名參加活動,各高校屆時將組織車輛把考生家長帶到校園進行參觀和咨詢活動。廣州市招考辦主任吳強說,今年“陽光高考校園行”重在引導考生從自身實際出發做相應選擇,市招辦計劃根據考生一模成績推薦“看校”路線,讓學生能夠參觀與自己實力相匹配的學校。
亮點二:增設“走進華農大”專場
今年是“陽光高考校園行”活動開展的第二年,主辦方在借鑒去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考慮到五山地區集中了多所知名高校,特別增設“走進華農大”專場。華南農業大學招辦負責人表示,華農大今年招生9500人,其中在廣東省招生超過8000人,“走進華農大”活動將與華農校園開放日活動結合起來,初步定在6月19日。
據了解,“陽光高考校園行”期間,廣大考生和家長可以深入直觀地了解學校的辦學條件、學習環境,親身感受校園的學術文化氛圍,與招生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咨詢。
亮點三:考點派發“陽光高考高校行”特刊
想報名參加“陽光高考校園行”活動,從哪里可獲取報名信息和行走路線呢?不用擔心,高考一結束,本報將在廣州各個高考考場定點派發《我的大學,看我的——2010陽光高考高校行“求學”指引》特刊,力求送到每一位考生的手里。
《指引》將對“陽光高考高校行”活動的具體日期、報名方法及行程安排進行介紹,同時配發地圖索引。其中最大的“看頭”是“高校推介”部分,包括“高校看點”、“大學城知名高校推介”和“廣州周邊知名高校推介”三個內容。
高考咨詢時間表
市招辦將在5月中旬開通高考網上咨詢,考生可快速查詢各學校的基本招生信息;6月29日(本科)和30日(專科)兩日15時至17時30分將在線回答考生提問。
市招辦舉辦高考現場咨詢會,6月27日將在琶洲室內B展館舉行。市招考辦舉辦“陽光招考”在線咨詢活動,6月29日(本科專場)和30日(專科專場)可撥打熱線電話向各招生院校咨詢招生問題。
平行志愿填報也要有梯度
2010年廣東省高考招生志愿填報首次實行平行志愿,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時該注意什么問題?為了解答廣大學生及家長的困惑,本報《求學指南》聯合ACT華南國際預科中心舉辦的精品課程講座邀請到已經實行高考平行志愿填報省份的高考業界專家、廣西高校招生研究會副秘書長劉振林教授來到廣州,與廣東考生和家長分享了他的經驗和傳授填報的技巧。
平行志愿體現分數優先原則
今年是廣東高考本科批次首次推行平行志愿,填報本科志愿時,每批次可填報兩組志愿,每組志愿可填報三個平行但有順序排列的院校志愿。許多學生和家長對平行志愿的概念還比較陌生,劉振林解釋到,在平行志愿中,同一錄取批次的多個院校志愿均為第一志愿,其表述方式通常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如A志愿、B志愿、C志愿等。
平行志愿體現了“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投檔原則,投檔時會逐個對考生的平行志愿A、B、C進行檢索,一旦分數符合投檔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比如某考生總分600分,檢索他的A志愿中央財大投檔線是601分,則該考生不符合該院校,無法實現A志愿投檔,再檢索他的B志愿廈門大學投檔線是580分,符合投檔,該考生的檔案就會投向B志愿廈門大學,以此類推。如果他所報的三個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檔線均超過600分,則該考生無法投檔,只能參加征集志愿錄取或下一批次錄取。
如何填報這三個平行志愿也要有一定技巧。劉振林建議,A志愿可填報心目中最理想的院校,比如清華北大,屬于沖一沖搏一搏的院校;B志愿可填報有五六成把握的院校;C志愿一般應填報十拿九穩的保底院校。
參考“錄取分差均值”填報志愿
面對平行志愿,考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劉振林認為首先就是要千方百計提高自己的總分,在實施平行志愿的政策下,一分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他建議要度身填報志愿,了解自己的總分在全省同科類考生中所處的位置,可以借助前三年某大學在本省“錄取分差均值”定好自己能上的大學。比如華中科技大學第一年比本省一本錄取線高40分,第二年高50分,第三年高30分,三年總和120除以3等于40分,這個分數就是“錄取分差均值”。如果考生今年高考總分比本省第一批錄取線高出50分,就可以把華中科技大學列入自己的志愿范疇。若考生成績達不到“錄取分差均值”,則考慮低一檔的院校,若超過了,則選擇高一檔的院校。
針對考生填報專業高度集中在幾個“熱門”專業的情況,劉振林建議,冷門與熱門并不是永久不變的,國家在今后發展的重點行業包括鋼鐵、汽車、船舶、石化、電子信息、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物流十大行業,代表世界未來發展的生命科學、新材料、新能源和環境科學、水利電力、生物工程、農業自動化、電氣化等新興學科,就業前景也十分廣闊。
(責任編輯:李明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