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別讓新政策影響高考志愿填報
北京市高考志愿填報將于5月12日開始,如何確定、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和專業,成為考生和家長關注的話題。
5月12日,北京全市高考考生將進行首次志愿填報。今年是高中新課改實行后的首次高考,考試政策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如外語口試時間提前;一大批高校新專業推出,許多高考專題網站上的“志愿測評”等,都可能對考生的志愿填報產生影響。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填志愿、選專業更加客觀、有效,成了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市高考志愿填報按本、專科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填報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志愿,填報時間為5月12日8時至17日24時,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上進行。
需要注意的是,志愿填報時間一經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
第二次志愿填報時間為7月28日8時至29日24時,屆時,考生可填報專科提前批和專科普通批志愿。
據了解,在本科提前批,每位考生可填報兩個志愿學校。在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每位考生可分別填報4所學校,其中,第一志愿可填報一所學校,第二志愿為平行志愿,可填報3所學校,即“小平行”。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參加本科提前批錄取。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部分外語專業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單獨錄取。
專家提醒,填報志愿時“服從調劑”非常重要,可增加考生的錄取幾率。
鏈接
填報志愿參考資料
《考生必讀》
《2007—2009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在北京招生錄取分數分布統計》(簡稱錄取分數統計)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專業目錄》(刊登于《北京考試報·北京招生通訊》)
在京招生學校《招生章程》
熱點現象
外語口試提前拓寬志愿視野
今年外語口試時間由以往高考后改為志愿填報前進行。據悉,5月5日以后,考生就可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口試成績。這意味著,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已知曉自己的口試成績。但部分受訪考生表示,還未想好是否報考外語類專業,參加外語口試只是為了填報志愿時能多些選擇。
根據公布的數字,盡管今年全市考生人數比去年下降約2萬人,但參加高考外語口試的考生卻比去年增加了1.1萬余人,達4.7萬人。“額外”的外語口試成績是否會影響考生原本的報考計劃,助長考生報考外語類專業的盲目心理?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高考志愿填報指導專家張藝執稱,外語口試時間提前作為考試部門的一項政策調整,是所有考生都面對的問題。雖然利弊均有,但總體不會對今年的考生造成太大影響。
相比之前的高考后進行外語口試,今年考生的志愿選擇視野拓寬了許多,更加人性化。即使一些考生未考慮清楚所報專業,但參加外語口試讓自己多一些選擇機會的意識是正確的。
張藝執表示,最重要的是,考生在報考時須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長、對該外語類專業的熱愛程度,以及平時的外語成績等實際問題,并保持對該專業對于口試成績要求的清晰認知。這樣,口試成績出來后,再決定是否填報該專業,才能做到真正地避免盲目報考。
(責任編輯:李明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