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坦然以對父母緊張兮兮 高考焦慮癥纏上家長
5月19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徐穎鈞) 高考臨近,煙臺中法友誼醫院的心理咨詢門診又熱了起來了,與往年不同的是,以往咨詢求助的主角是考生,而今年居然有八成以上的咨詢者是深受“高考焦慮癥”困惑的考生父母。煙臺中法友誼醫院心理咨詢門診張杰敏主任介紹,如今,高考涉及的信息太多了,面對諸多不能確定的、無法把握的東西,家長們很容易產生“高考焦慮癥”,“一考定終身”觀念以及社會壓力的增大,是造成大量家長出現高考焦慮癥的重要原因。
在門診,記者看到前來接受心理咨詢的幾個考生大多表現正常,回答問題井然有條理,個別孩子因睡眠不足連打哈欠。反倒是陪伴孩子而來的家長們忙前忙后,緊張兮兮,手腳都不知往哪兒放。“作為心理咨詢醫生,我們也已經注意到這一新現象了,”煙臺中法友誼醫院心理咨詢門診張杰敏主任坦誠地對記者說:“特別是最近一兩年,這種新現象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只要是一臨近考試,很多家長就緊張得不得了,可他們又不能像孩子一樣表現出來,只好憋在心里。越憋在心里,心情就越壓抑。最后,家長不同程度的出現了‘高考焦慮癥’”。據了解,張主任最近一周之內接了近100多個熱線,90多個都是家長打來的。
此外,記者還從醫院急診科醫生處了解到,近來急診收治了很多病人,不少病人是因為產生了“高考焦慮癥”出現了急躁或者心不在焉,在做家務或開車時分神而受傷的考生父母。
“真正患高考焦慮癥需要接受心理咨詢的不應該是我們,而應該是那些可憐的父母呀,”在醫院心理咨詢門診,一位高三考生坦誠地對記者說:“我是班上的學習委員,一直都挺自信的,從來沒想過會跟焦慮癥沾邊,可爸爸媽媽和老師們整天把焦慮癥掛在嘴上,實在受不了。我不是怕高考,我是怕他們沒完沒了地說焦慮癥。”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