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十要十不要”(2)
要留有余地,不要冒險搏高
許多考生及家長名校情結很重,他們大多愿意“分盡其用,用在選校上”。對這種填報志愿不留余地的做法,筆者并不認同。高考志愿填報最關鍵、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報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調檔?能否錄取?因為重點名校的第一志愿錄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故而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險搏高,不留余地,就會導致風險很大。反之,如果將所選擇的學校適當下降一個檔次,還可將所選擇的專業適當上升一個檔次。這樣一來,不僅留有余地,降低了風險,還可以選擇比較合適的專業。
要跟著招生章程走,不要跟著感覺走
考生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切不可跟著感覺走,而應該跟著招生章程走。因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考生應該依據高校的招生章程來填報自己的高考志愿。去年浙江省有一位考生報考了西安交通大學,由于他沒有看招生章程,有關每門單科分數應及格的要求不知道,結果他總分達到錄取要求,還超了1分,可是語文沒及格,最后被退檔了。如何跟著招生章程走呢?最好是用高校的招生章程來指導自己的高考志愿填報,即指導性填報,如達不到高標準也應做到低要求,即把關性填報。
要抓住關鍵,也不要忽視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高考志愿填報需要抓住關鍵、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細節。有時候因為忽略了一些細節而導致全盤皆輸。比如,有的考生及家長看招生計劃時,很重視招多少人,卻往往忽略了看學費多少,結果雖然被錄取了,卻因交不起昂貴的學費而不能上學;網上填報志愿的時候,有的人把設置的密碼忘了,造成了許多麻煩,甚至嚴重影響了志愿填報;有的人把學校的代碼和專業的代碼混淆了,把這個學校和那個學校的代碼混淆了,這很有可能導致上線落選、高分低錄,甚至是高分不錄。這些細小的事情,對高考志愿填報的影響都非常大,所以千萬不能忽視。
(責任編輯:李明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