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教育廳廳長炮轟重獎高考尖子生 稱很功利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梁健敏 實習生 黃文婷 通訊員 粵教宣) 昨日,全省主管教育的副縣(區、市)長學習研討班首次舉行。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作報告時稱,現階段廣東省教育正呈現義務教育規模大、負擔重,高等教育落后的狀態。他狠批一些區縣拿錄取率“說事”,對于中學重獎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羅偉其則炮轟:很功利!
教改綱要下半年出臺
此前《國家級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廣東省副省長宋海出席并透露,廣東省下半年將出臺相應的旨在加強本地教育的廣東教育改革政策,這次研討班就是希望向與會人員征集意見。
羅偉其介紹,去年義務教育蓬勃發展,中職學校招生總量躍居全國第一。新增4所職業學院正式招生,普通高校總數達112所。提前1年實現了《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建設綱要實施意見》確定的規模目標。
談到未來,他稱廣東要成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成為華南乃至全國的教育高地。到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2%以上,人才培養質量和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他提出,欠發達地區要加快發展,而發達地區則要向長三角、香港等地區以及新加坡、日本等發達國家學習。
“該大的不大,該小的不小”
“該大的地方不大,該小的地方不小”。羅偉其這樣形容廣東教育現狀。他認為,廣東在義務教育規模上已超過經濟發達的長三角洲和京津濟地區,但高中和高等教育明顯落后。“對比每萬人接受義務教育率,全國平均水平為每萬人中有1200人,江蘇地區為900人,而廣東省則達到1600人。2009年,全省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88%,小學五年保留率100%,初中毛入學率100%。” 因此,在義務教育方面優勢明顯。
落后就主要在于高中及高等教育。2002年,廣東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15.3%,發展至今已上升至27.5%,但與江浙地區45%的毛升學率差距甚大。“廣東省是教育大省但不是教育強省”。他指出,廣東省現只處于教育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即中等教育毛入學率占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左右。
別拿錄取率說事
談到高等教育的錄取率,他狠批一些區縣拿錄取率“說事”,總是說錄取率“年年創新高”。事實上,“義務教育人數年年增多,大學也在擴,不變多才奇怪。”
現在許多中學一般都會對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給予獎金獎勵,并把此類學生用作招生“招牌”,羅偉其對此很反感,認為這樣做法太“功利”。他認為優秀學生可遇不可求,考上清華主要靠學生自身素質,并非代表班主任和校長特別努力,所以“不要總拿考上清華北大說事”。“清華北大每年在廣東招200人,能考上的只是少數。如果要說事,就拿考上本科的整體人數來說事。”他提出獎勵優秀生不如拿來獎勵“弱勢”,例如參加比賽獲獎的職業教育學生。
經典語錄:
該大的地方不大,該小的地方不小。
——形容廣東教育現狀
錄取率年年創新高,事實上,義務教育人數年年增多,大學也在擴,不變多才奇怪。
——談區縣拿錄取率說事
不要總拿考上清華北大說事。
——認為重獎名牌大學考生太功利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