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家長別做高考前“24小時保姆”
煩惱:“還有幾天就要高考了,我的女兒卻和我鬧起了別扭。”一位高三學生的媽媽無奈之下打來了電話,她認為女兒高考是個大事,從五月份開始就專門請假在家照顧她。孩子平時成績不錯,高考正常發揮應該沒問題。“但她性格要強,我就擔心她的壓力太大了,對高考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就想幫她減減壓。我跟她講, 不要緊張,考不好也不要緊的。 一開始她不應答,我以為她聽進去了,但后來她卻說我 虛偽 。而且這幾天她也不接受我特地幫她準備的 營養餐 了,我不知道自己哪兒做錯了,這讓我很郁悶。”
指導:宋梅(“陶老師熱線”輔導老師)
考前有不少家長都會像這位媽媽一樣,希望能全方位的照顧孩子,像一個“24小時保姆”,就怕孩子為生活分心影響了高考。但這樣的做法往往會適得其反。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會讓孩子覺得“爸媽為我做了那么多,我再考不好真是不應該”,這樣就在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們的壓力,孩子就有可能對這樣過分的關心產生反感的情緒,開始排斥父母對他們的照顧。如果是本身就不注意溝通的家庭,孩子這種逆反情緒會更嚴重,對高考的影響也就更大。因此家長在考前首先自己要調節好心態,先給自己減減壓,不要過多關注于考試,不要給孩子過分的照顧與關心,讓自己有一個輕松的環境,也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發揮空間。
同時,父母幫助孩子減壓也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如果父母經常刻意強調考試不重要,反而是在暗示孩子這個考試是很重要的,你必須考好。在高考期間,和睦的家庭氣氛會有助于孩子壓力的減少。人們的情緒是會互相傳染的,父母的情緒好,孩子的情緒自然也不錯,假如父母在面對高考時顯得很緊張或者很無所謂,孩子的心情必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平時父母與孩子聊天時最好不要說“考不考得好都無所謂”“考不好也不要緊”之類的話,這樣的話與否定孩子的努力沒有區別。相反,父母應該多多鼓勵孩子:“你一定可以的”“你要加油,爸爸媽媽都支持你”,這樣可以讓孩子更有信心,面對高考也更加輕松。高考之前,父母更應該保持一個愉快平和的心態,和孩子聊天時多說一些開心的事,與孩子一起憧憬一下美好的未來,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家長自己的壓力,也可以為孩子減壓。高考期間家長們也不要刻意為孩子準備“營養餐”,給他們準備一些平時喜歡吃的,清淡一些的食物就可以了。高考在即,一切順其自然是最好的,家長和考生都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的去面對這個重要的考試。
(責任編輯:王燁)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