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高考飲食:高考期間切忌飲食大變臉
中山二院營養科副主任陳超剛就目前高考生飲食存在的誤區進行指點,吸引了不少作為高考“后勤兵”的爸爸媽媽們。陳超剛一語道破目前考生食譜誤區——“高考飲食差距太大”。他認為,高考期間切忌飲食大變臉,消夜最好要吃,一般睡前一小時用餐好些。同時,陳超剛還指正了五大飲食誤區:
誤區1 保健品是萬能的
高考將近,花錢購買保健品,往往便成為家長們體現關懷的重要方面。陳超剛認為切勿矯枉過正。他表示,補腦品不是對所有考生都是萬能的,補品應因人而異,需在專家建議下補充,切勿矯枉過正。而且不能對保健品產生依賴心理,因人體大腦的發育到了三歲便基本已停止,其后的基本是靠后天的鍛煉,所以試圖通過補腦在短時間內提高智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但對于一些有失眠、眼花、神經衰弱、食欲差、手腳麻木等癥狀的考生,可在醫生的建議下適當使用保健品,使得考試期間能保持最佳狀態。
誤區2 新式湯是“靈丹妙藥”
高考前后,不少考生家長卻將一些道聽途說得來的湯當作靈丹妙藥,甚至強迫考生一定要喝,其實這樣是很不科學的。喝湯的主要功能還是補充水分,作為調節食欲的方法未嘗不可 ,但如果過多地強迫孩子喝湯,特別是喝一些過分油膩的湯水,會減少孩子對主食等的攝入量,導致孩子只愛喝湯不吃飯,從而影響到食物均衡。家長煲各種樣式新奇的湯,孩子的腸胃可能一時無法適應,對考生的復習也有害無利。
誤區3 吃得好就能提高成績
“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此話也道出了沒有任何食物能對高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考前學習緊張,消耗大,營養一定要跟上,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夠,整天大魚大肉伺候。結果是弄巧成拙,會導致孩子不但吸收不好,導致腹瀉、不舒服等,還會因吃得過多過雜而增加胃腸道血流供應,從而減少了腦部供血,導致大腦反應遲鈍,思維不敏捷。因此,如果不是特別需要,一般無需過量進食,否則會適得其反。
進食方面主要需遵循規律膳食,注重食品安全即可,但有些食物也會起到改善的作用,如疲勞時可食用水果,腸胃功能較差時則可進食一些細軟養胃的食物如小米粥。
誤區4 考前喝咖啡濃茶提神
高考日漸來臨,復習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少考生喜歡熬夜復習,而提神醒腦的方法就是飲咖啡或濃茶等飲料。咖啡、濃茶中因含有咖啡因而具有一定的消除疲勞、振作精神的功效,但不宜多喝,特別是不宜喝濃的咖啡和茶葉,飲用過多、過濃時反而會使人精神緊張,并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等不適,晚上還易導致失眠。故平常如有喝茶和咖啡等習慣的考生,只宜飲用清淡的茶和咖啡,少量或偶爾喝,尤其不宜晚上喝。
誤區5 飲料比白開水更營養
有的考生喜歡喝飲料,多數家長也覺得飲料會增加維生素,故不加限制。其實果汁中往往有各種不同成分的添加劑,添加劑攝入過多會影響腦部營養,重則會引起果汁飲料綜合征,表現為記憶力差。一些含糖的飲料在飯前飲用,易產生飽腹感,不利進餐。
充足的水分可確保血液循環順暢,這樣大腦工作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時供應。補充體內水分應以白開水最佳,其次是礦泉水和純凈水。果汁等飲料可適當飲用,但不能過頻、過多,不宜在飯前飲用。
此外,高考考試期間飲水時,因遵循小口飲水的原則,一方面可通過動作緩解緊張情緒,也可防止飲水多而導致的小便過多。
(責任編輯:王燁)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