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指導 慎把第二志愿組當墊底(3)
對于“一沖二穩三保”的建議,專家也指出,這也并非“萬全之策”:平行志愿的一大弊端就是“一次投檔”。
舉例而言,如果某考生的分數“沖”上了A志愿,便直接投檔至A高校。但如果A高校投檔比例為1:1.05,而上述考生又不幸成為5%中的一員遭遇A校退檔,那他便不能再參加同一組別的投檔,而必須退到第二志愿組。如果此時第二志愿組的高校已經錄取完畢,那他還有可能退到下一個批次。
正因為此,今年高校錄取的投檔比例格外引人關注,“退檔”儼然成了敏感詞。對此,不少大學招生辦承諾,對于實行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只要服從專業分配,投檔后保證不退檔。
據了解,目前包括南京大學在內的很多高校,在專業錄取方面還會保留級差,所以考生在填報專業的時候,最好還是選擇“服從調劑”,這樣可以大大減低被高校退檔的風險。
充分估計報考人數
影響考生準確填報志愿的可把握因素主要有:高校的招生計劃(包括總計劃和分專業計劃)、去年錄取分數線(包括最低線和專業線)以及分數線所處的分數段、考生的高考成績及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等。考生必須綜合考慮這些信息,而不是單純參考某一個信息得出結論。如果廣東省考試院今年公布詳細的分數段考生分布表,考生就應特別留意。
不可把握的因素主要是報考人數,但從報考的心態來分析,考生不能忽視兩個背景:一是出于上學、生活等成本費用考慮,廣東的農村學生填報省內高校較多;二是廣州考生會比較集中報考本地高校。因此,考生對此要有估算,將報考的人數估計滿,盡量降低報考風險。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